【資料圖】
據《廣州日報》報道,在電商平臺“6·18”大促過后,除茅臺價格堅挺外,大部分白酒零售價都出現了不同程度下降,有高端白酒跌破千元,部分白酒產品線上“價格倒掛”現象尤為明顯。
白酒行業分析師蔡學飛說,價格倒掛的原因是供需失衡,銷售商為了回籠資金低價拋貨,市場成交價低于出廠價。這種現象會嚴重影響產品正常銷售,并且導致市場信心不足,從而損害企業形象,影響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一名廣州市的經銷商提到,經銷商為了銷掉存貨,也會壓低賣價。例如一瓶指導零售價1100元的五糧液,經銷商拿貨900元左右,售價950元。但如果經銷商大批量拿貨,可以把成本壓到低于900元,有出貨壓力時加一點利潤出,就會導致比較極端的倒掛。不僅是和市場最低銷售價倒掛,還和出廠價倒掛。
胡先生還說,每年酒廠對經銷商有回款業績要求,經銷商為完成任務回收資金,只能低價向批發渠道放貨,以致市場積壓白酒過多。
報道舉例,一瓶500毫升的52度五糧液普五第八代,建議零售價為1499元(人民幣,下同,280新元),在京東旗艦店的價格為1069元/瓶,在另一家京東酒水店上,算上大促補貼已跌至919元/瓶。
因供需失衡,中國白酒近期出現出廠價高于批發零售價的價格倒掛現象。
白酒價格倒掛現象出現后,股市上白酒板塊的價格也接連走低,過去兩天累計跌幅3.44%,其中瀘州老窖、五糧液、山西汾酒等多只個股兩日內股價跌幅約5%。
業內人士胡先生透露,近年來中國大多數白酒酒廠加速擴充產能,酒廠將成品酒壓給經銷商。經銷商賣貨速度追不酒廠的壓貨速度,渠道上壓的貨就多了。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