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這下再不用為莊稼澆水的問題發愁了,村里為我們老百姓辦了實事!”6月18日,看著淙淙清水順著田間疏通的灌溉渠流進農田,托里縣烏雪特鄉庫木托別村村民韓洪義別提有多高興了。
村里有條5000多米的水渠,是灌溉全村良田的“主動脈”,但渠道年久失修,有好幾處損壞嚴重已不能使用。修復水渠、引水灌溉,成了村民亟需解決的頭等大事。
群眾有所呼,基層黨組織有所應。村“兩委”和“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充分征求群眾意見后,決定利用為民辦實事經費5萬元重建破損段的水渠。
6月9日,在完成實地勘測、設計估算等前期工作后,水渠正式進入施工階段。在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的示范帶動下,30余名村民帶著鐵鍬、鋤頭等工具,也積極投工投勞。大家分工有序、協同合作,經過7天的努力,齊心協力完成了水渠修復。
“水渠的修建,確保了庫木托別村4000余畝農田澆灌用水,對于維護糧食生產安全、增加群眾收入起到了積極作用。”托里縣審計局、統計局駐烏雪特鄉庫木托別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馬新剛說。
群眾工作無小事,細微之處顯真情。今年以來,托里縣各“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延伸工作觸角,織密服務群眾網絡,積極構建“以黨組織為核心、黨員為骨干、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為民服務體系,辦好實事好事616件,解決困難訴求300余件,不斷提高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編輯:閆文陸】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