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財經 >

天天微動態丨6月22日晚,中國傳來34個新消息,呼吁公平怎么就成了劣根性了?

2023-06-23 11:55:59 來源:互聯網

6月22日晚,中國傳來34個新消息,呼吁公平怎么就成了劣根性了?

34、呼吁公平怎么就成了中國人的劣根性了?

對此,你們大家怎么看?

網友1:我退休工資不會很低,但更支持縮小貧富差距 公平在于,每個崗位都是不可或缺的,沒有工人,沒有農民,沒有糧食。 上班前做的貢獻不同,以及給了工資的待遇不同。但退休之后都是一樣在家,國家應該有一個限量,達到一定水準就縮小差距,國民整體幸福指數才能不斷提高。 國家興旺是民力,普通人是國家的基礎人群。


【資料圖】

網友2:其實機關事業退休的公務員每個月養老保險工資也就在六千左右。但他們一般都有兩張退休工資卡。他們每個月享受各種福利補發是他們工資的二三倍。這不合理的福利補發不知國家怎么制定出來的。

網友3:說實話我是央企退休的,退休金不少,但我完全贊同你的觀點。這里面除了面上道理外確實存在你所說的分配不公,我認為漲退休金應該停止貧富差距進一步加大,在已有的基礎上,每次漲的退休金應該平分。這樣既保證了多繳多得的原則又不再拉大貧富差距您說我說的有道理嗎?

網友4:我的岳父和他的朋友原來都是國企副科級干部,后來岳父的朋友因人事變動,到一中當管后勤的副校長 ,當時兩人工資一樣多,萬萬沒想到又過了兩年,學校不歸企業了變成事業單位了,岳父企業退休2000多,他朋友事業單位退休6000千多。

網友5:雖然我反對平均主義,但也認為退休工資按照百分比漲有違公平。如果退休工資是對工作時貢獻的肯定,差距反映工作時的貢獻差異,那么退休時就已經定型了,按比例漲退休金人為拉大了退休后的工資差距,退休后還存在貢獻差距?

網友6:現在已退休的人都趕上了企業收入比機關事業單位高的階段。80-90年代能分配進企業是幸運兒,那時企業普遍有獎金和不錯的福利,而機關事業單位僅有死工資。那時有點能力的機關工作人員都紛紛下放到了企業,效益好的企業普通工人的收入往往是教師、醫生的幾倍,因此那時報刊上常用這段話諷刺腦體倒掛:“搞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拿手術刀的不如拿剃頭刀的”。時過境遷,那些抱怨企退養老金低的人難道忘了當年的輝煌時刻了?天下好事怎么可能都自己獨占?甘蔗怎么可能兩頭甜?

網友7:我初中畢業進廠,我同學初中畢業進街道醫院,同樣工作年限,我退休時2012年,高危行業55歲退休2400多每年增長到現在4700多元,而同學2017退休時卻是6700多元,這是寒窗10的結果嗎?搞不懂!

網友8:一提這事就有人說不能搞平均主義,要體現多繳多得,我認為三千以下的都是多繳的,但現實是沒有多得。一個視同繳費和體制內領取多少說明了問題。再就是平均和公平是兩回事,漲幾十和幾百的都生活在物價波動上漲的壓力下,為什么有人永遠喝水、有人永遠喝湯?

網友9:退休金已經充分體現了多繳多得(雖然非常不合理),但退休后的漲退休金,是因為通貨膨脹的原因上調的,與退休前的個人繳費沒有半毛錢關系,所以應該普漲同樣的金額,而不是同樣的百分比。

你有什么看法?歡迎留言評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