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蔡敏婕)“僑批紙短家國情長”。為更好地傳播僑批文化,將僑批中的誠信精神、家國情懷傳播開去、傳承下來,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與澳門理工大學近日聯合舉辦“僑批?銀信:世界記憶遺產美術作品展"。該展覽為國家藝術基金交流巡展項目,首站在澳門展出,現場吸引了學校師生和大批市民前來參加。
“僑批"也稱“銀信",是指近代海外華僑通過海外民間機構匯集到國內的家書或簡單附言的匯款和領取包裹的憑證,是海外華僑連接家人、家鄉、祖國的核心紐帶。“僑批"承載了海外華僑華人的苦難史、創業史、愛國史、中西文化交流史,是不可復制、不可替代、不可再生的重要地區標志物。
本展覽展現中國特有的華僑文化代表之一——五邑地區“僑批”,將以史料原件、仿真圖片、數字媒體、繪畫作品等形式加以展現。這一封封家書,不但讓參觀者了解中國東南沿海的僑鄉文化,更展現海外華僑的愛國之情、思鄉之情、民族風情和根脈意識以及在祖國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廣東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主任龐國梅表示期待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不斷加深研究力度,拓寬研究范圍,聯動粵港澳大灣區高校力量和研究資源,串聯起華僑華人文化研究的精彩華章。
廣東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邱克楠表示此次展覽為粵港澳大灣區高校聯動的成效,相信廣東和澳門高校未來在僑批研究資源、僑批研究人才、華僑華人的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和新成績。
澳門理工大學代校長李雁蓮表示希望透過合作聯展,共同打造彰顯粵港澳大灣區特色的文藝精品力作,為港澳兩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好傳承發展,增強粵港澳文化軟實力和文化競爭力。(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