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貴州的花草樹木,以及山水風光資源非常豐富,很多寶貴資源是其他地方沒有的,這些元素構建出花鳥畫的時代感。”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委會委員、原海軍創作室創作員王偉平對貴州的美景連連點贊。
王偉平點贊的風景,被他畫到了畫里,和其他全國美術名家的作品一起正在貴州美術館展出,正在展出的“山鄉巨變——中國式現代化的貴州實踐”美術家寫生創作作品展成為貴州美術館的熱門展。
8月上旬至中旬,在為期10多天的采風中,王偉平和全國20多位美術名家深入生活、深入基層,先后走進六盤水、安順、黔南、黔東南等地,聚焦貴州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貴州實踐中創造的新業績、取得的新成效,通過他們親眼所見、親身所感,創作了一批人民喜聞樂見的美術精品,以畫筆描繪貴州新時代故事。
(資料圖)
野生刺梨主要分布于貴州,初秋時節,盤州市的刺梨即將迎來采摘季,刺梨種植基地內一個個金燦燦、汁水飽滿的刺梨果掛滿枝頭。這一過去生長在深山的小野果,已在貴州逐步壯大成百億級產業,成為“致富金果”,是貴州重點打造的產業之一。
“深入基層采風以后我了解到,刺梨是貴州特有的,這些本土花卉、植物資源,可以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創作源泉。”幾塊水泥磚,幾張小板凳,在農家小院的房前屋后,王偉平搭起簡易的畫臺,便開始作畫。
此次貴州采風創作之行,王偉平除了將畫筆對準貴州的刺梨產業外,還創作了不少反映新時代貴州鄉村風貌的作品。王偉平認為,現在貴州的發展更注重保護環境,山里村民的房前屋后都種著花草,家家戶戶都生活在畫屏中。“老百姓的生活逐漸好起來了,每家每戶很注意環境衛生,也比較注重房前屋后的綠化。”
在六盤水市鐘山區,美術名家們來到全省鄉村旅游重點村,月照養生谷景區核心景點“金蟾望月”所在地獨山村。在這里,峰高峽深,跌宕起伏、鄉村風光的幽野之趣給大家帶來無限的藝術創作靈感。畫家們在路邊綠野、田間小徑架起畫板,拿起畫筆專心致志地進行創作,用繽紛色彩和筆墨功夫描繪貴州鄉村的生機與活力。
“在寫生過程當中,我發現貴州可寫生的素材比較多,這是貴州特色優勢所在,貴州的大山在全國也非常有特點的,在大山當中找到一些自己花鳥畫變化和創新,這就是來貴州采風的目的之一。”來到貴州,王偉平有新的發現,他說,回去以后還要進行加工和創作,可能會創造新的風貌以及一些新時代的花鳥畫作品。
在10余天的采風旅程中,王偉平與花草作伴,創作反映貴州新氣象新發展的精品力作。在安順市本寨村,美術名家們忘情地揮筆寫生作畫,描繪貴州的秀麗山水,一花一草一樹木,積累創作素材。不一會兒工夫,石磚石瓦、群山巍峨、綠樹婆娑等美景躍然紙上。
王偉平作品。
“貴州植物資源豐富,希望我的作品能以小見大,展現貴州山鄉之變。”王偉平是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花鳥專業碩士研究生,用筆幽峭,格調高雅,對于花鳥有獨到的藝術表達方式。在他的作品中能看到野花和幾處草木在其下彼此襯托和迎合,顏色和融,紅綠相襯,色墨干枝穿插其間,和諧共生,飽滿且生機盎然。
文、圖/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張云開
刊頭設計/趙怡
視覺/陳江南
編輯/趙怡
二審曹雯
三審/黃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