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城市經濟 >

半世紀等來鳳南一村涅槃 當年小姑娘:“70歲我能住上高樓!”

2023-08-30 23:50:13 來源:騰訊網

8月28日至29日,上海持續降雨。


(資料圖片)

住在楊浦區鳳南一村的郁阿姨,曾經最怕雨天。

受了潮的房子,梁都裂開來。地面積水,水褪去后,家里一股霉味。“怎么辦呢?只能把空調一直開著,散味。心里想的就是:房子太老了,快點拆,快點拆。”郁阿姨對記者說。

地勢低洼、設施陳舊、功能不全、煤衛合用……建于上世紀50年代的鳳南一村,存在著種種“老毛病”。眼下,鳳南一村終于迎來了拆除重建的希望,被居民稱作老小區的“涅槃重生”。

8月28日,鳳南一村舊住房拆除重建項目迎來更新協議正式簽約,截至當晚6點,總計完成簽約1772戶,同意率達97.74%,簽約首日即高比例達到協議生效條件,迎來“開門紅”。

新居夢將圓的居民們聚在居委活動室,切開喜慶的蛋糕,互相舉杯道賀。這是今年上海市最大規模的拆除重建項目,也是《上海市城市更新條例》生效后,全市規模最大的拆除重建項目。

姑娘變老太,盼70歲住新居

捧著蛋糕,居民趙新走出居委會,在小區里與邂逅的鄰居分享喜悅。“很開心,很激動!我從姑娘變老太,終于圓夢了!爭取70歲住新居!”

從小區門口的平面圖看,鳳南一村位于鳳城路、周家嘴路、黃興路、控江路的圍合之中。細雨中,記者在整個小區兜了一圈。地面局部坑洼,部分墻皮脫落,木質窗框陳舊開裂……這個“50后”小區,的確是老了。

從打開的窗戶向里望,記者看到了居民合用的廚房。幾戶人家的水池、灶臺、吊櫥擠在一起,空間確實有限,墻角布滿霉斑。打開燈,兩位阿姨準備做晚飯,小心翼翼地錯開身子。再往里,衛生間的馬桶挨著水管,墻邊堆滿雜物。“沒辦法,實在沒地方放呀。“

老房子光線不好,如果沒開燈,屋里烏漆嘛黑,啥都看不見。

惡劣天氣下,條件更艱苦。居民劉惠娟記得,2005年麥莎臺風光顧,小區水漫金山,不得不派了消防車前來抽水。

好在,這一切終將過去,居民心頭的曙光,正在漸漸亮起。

生效!居民舉杯慶賀

記者看到,立在小區中央的公示欄,將《鳳南一村居住房屋更新實施方案》逐條寫清,還公布了明確的獎勵與補貼標準方案。

另一處公示欄,不斷更新著《鳳南一村舊住房拆除重建項目推進情況》,居民時不時來看看。截至28日傍晚,絕大多數樓棟的簽約率都達到了100%。

工作人員回顧了簽約過程。今年3月29日,項目第一輪書面征詢正式啟動。在居民的積極響應下,4月28日啟動第一輪意向征詢,提前7天實現同意率100%。8月14日,項目正式啟動二輪預簽約,僅僅12天就超過協議生效條件95%,跑出了楊浦城市更新加速度。

“鳳南一村共有35棟房屋85個門棟,總戶數1813戶。其中,居民1794戶,這里面包括產權戶290戶。非居住用房總戶數19戶,包括產權戶6戶。”衛百辛集團副總經理孟慶余介紹。

75歲的張阿姨就是產權戶居民。“我們這棟樓是產權樓,應該是建于1989年,設施比那些五十年代的住房要好一些。有人因此擔心產權樓居民的簽約積極性,但我們的居民想得都很清楚。老房子只會越來越老,如果不改造,他們的今天會是我們的明天。政策給了我們住新房的機會,哪有不支持的道理?”

張阿姨是產權樓的樓組長。據她回憶,有位居民長住外地,聽說要簽約,早早委托了在滬的一位親戚。不巧,二輪預簽約啟動時,親戚剛去了別處旅游。這位居民央求親戚縮短行程,趕回上海,“千萬別耽誤整棟樓的簽約進度!”

老小區將變高層住宅,配套一應俱全

這段時間,已經簽約的居民正在陸續打包家什,準備搬遷到外面過渡一段時間。

“這趟既不用阿拉出鈔票,又能搬回原地住新房,居住面積還放大了。”居民楊阿姨說。

對于周邊的商場、設施,居民方老伯如數家珍。“畢竟在這里住了大半輩子,還是舍不得的。這里是內環內,生活很方便,離新華醫院也不遠,能搬回來再好不過。”

對于未來,居民心中已經畫出了藍圖。拆除重建后,鳳南一村將有8棟20層到26層的高層住宅。改造圍繞居民原有房型、朝向、面積等基本情況,將鳳南一村原有的128種房型歸并梳理,最終設計了20種安置房型。

孟慶余介紹,改造方案在戶型設計上滿足不減少原居住面積的前提下,完善使用功能,將改造前不成套戶型改造為成套獨用戶型,戶型功能布局清晰,動靜分區明確,保持客廳、廚房等公共空間與臥室私密性的相對獨立,具有良好的自然通風和采光。

新項目四側均設計了出入口,提升居民出行的便捷度。在停車設計方面,地下規劃停車位將解決小區原有的停車難問題。地面小區入口附近設置地下車庫出入口,達到人車分流目的,提升小區的安全性。在配套設施方面,社區公共空間及住宅單元內做到100%無障礙設計。由于該項目體量大,重建項目建設開始后,預計四年時間竣工。

楊浦區房管局透露,改造后,小區將建成含老年活動室、文化活動室、生活服務點、養育托管點、衛生服務站、黨群服務站、市民健身中心、控江路圖書館、社區食堂、社區睦鄰中心、老年人日間照護場所等在內的6000余平方米社區公共服務設施,滿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這個方案,結合了社區規劃師意見和15分鐘生活圈的建設要求。”

鳳南一村附近原本有一所老小學。此次改造,街坊內按控詳規劃保留教育用地,擬建一所標準化小學,讓居民擁有夢想的“學區房”。

楊浦區零星舊改于2022年圓滿收官,舊住房成套改造成為楊浦區全面加快推進“兩舊一村”改造工作的標志性民生工程。

通過“一小區一方案”的工作策略,楊浦區滾動推進項目實施,計劃用兩屆政府十年時間全面完成剩余13.4萬平方米不成套房屋(含小梁薄板)改造任務,努力打造形成與楊浦人民城市樣板間相匹配的安居宜居新面貌。

2023年,楊浦將重點推進邯鄲路500弄、524弄,鳳南一村,控江路501-515號(單號)3個項目,共8萬平方米,居民2723戶。其中,鳳南和東鄲體量分列全市第一和第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