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模型如何變革金融?北大光華-度小滿“金融大模型”論壇召開
【資料圖】
8月23日,“北大光華-度小滿金融大模型技術與應用論壇”在北京舉辦,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孫茂松,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商務統計與經濟計量系教授王漢生,哈工大計算學部長聘教授車萬翔,北大光華金融系主任、教授劉曉蕾,中國農業銀行研發中心大模型研發負責人耿博,光大信托數據中心總經理祝世虎,度小滿CTO許冬亮,度小滿數據智能部總經理楊青等嘉賓出席了本次研討會。大模型重塑產業生態,金融大模型如何落地應用等話題成為產學研界的共同關注。
國內市場應用與場景豐富,倒逼垂直領域的大模型飛躍發展,并率先在不同產業中實現落地價值。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孫茂松指出:“古希臘著名數學家畢達哥拉斯有一句名言叫萬物皆數,我套用他的話,萬物皆向量。大模型基于其所構建的向量空間,很可能打造出嶄新的智能信息處理基礎平臺,進而變革各行各業的基本生態。大模型必然會導致相關產業重新洗牌,金融大模型正在重新定義金融科技。對于金融科技公司而言,金融大模型屬于兵家必爭之地。金融科技公司對于金融大模型的態度決定了自身的境界,也決定了這家公司在日異激烈的競爭中能否贏得下一個五年,乃至下一個十年?!?/p>
大模型時代,算力、算法、數據構成了新范式的“三駕馬車”,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商務統計與經濟計量系教授王漢生表示,好的人工智能算法、模型最終要解決的是業務問題,數據模型落地最重要的是尋找應用場景,比如在金融科技實踐中,需要落地客服、銷售、風控等業務場景。
哈工大計算學部長聘教授車萬翔則從大語言模型的原理、實現和應用層面進行了詳細闡釋。他認為,自然語言處理現在正發生一個質的變化,由面向自然語言的處理轉變為基于自然語言的智能,它的基礎地位越來越重要。未來,要實現真正的人工智能,不能光局限于語言能力,還應包括人類具備的而模型還未充分利用的能力,如多模態能力、具身和社會能力等。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系主任劉曉蕾表示:“金融行業作為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密集的行業,是大模型技術落地的最佳領域之一。以大模型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將加速金融數字化和金融智能化的發展,重塑現有業務流程,改變產業格局。”
許冬亮表示,大模型讓機器具有了常識,懂得了邏輯,學會了創作,讓人和機器能以更自然的方式互動,通過與周邊工具的結合,大模型已經具有了通用人工智能的雛形。金融行業是高價值行業,數字化基礎好,高度依賴數據和技術,是大模型落地應用的高潛場景。對于中小金融機構,在大模型的浪潮里,他們也有機會通過應用創新,來加快自身的數字化和智能化進程,跨越數字化鴻溝。
對于金融行業大模型的應用實踐,中國農業銀行研發中心大模型研發負責人耿博表示,AI大模型面臨算力需求大、訓練和推理成本高、數據質量不佳、隱私和安全問題等挑戰。目前,大模型和場景融合是一個不斷演進、探索的過程,數據是大模型的生產要素,基礎設施是大模型的入場券,場景應用是大模型的驅動力,AI大模型未來發展將趨于通用化與專用化并行。
光大信托數據中心總經理祝世虎認為,大模型是生產力的提升,在金融行業的落地路徑要依靠大合作和大創新。通過大數據的整合、大算力的合作,在垂直領域精調模型,以小規模算力打造輕量級推理模型。在大創新上,目前大模型在金融領域的應用主要集中在智能客服、智能運營、智能辦公等領域,后續應該更多的應用于風險管理、資本管理和監管科技等幾個方面。
度小滿數據智能部總經理楊青透露,度小滿軒轅大模型2.0版本將在10月份發布。2.0版本在對話和金融理解等場景下的能力大幅提升。在增量預訓練和指令微調階段,該版本加入了海量金融數據,對金融問題回答更加專業、準確;在對話能力上,“軒轅2.0”的上下文長度擴充至8k,能夠處理更長的金融報告、研究和分析。
今年5月份,度小滿開源了國內首個千億級中文金融大模型“軒轅”,“軒轅”在金融域任務評測中全面超越了市場上的主流開源大模型,開源以來已經有上百家金融機構申請試用。
(責編:董童、李源)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