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樣的,都是同一個意思,這是通假字。
2、受:后來寫作“授”。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3、傳授道理,教授學業。
4、出自:唐代韓愈《師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5、”譯文:老師,是用來傳授道理、講授學業、解答疑難問題的。
6、傳道、受業、解惑三者缺一不可,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良好的學生。
7、擴展資料《師說》的最后一段,聲明寫作的由來,說這是為了一個“好古文”、“能行古道”,跟他學習的青年李蟠而作的。
8、實際上他是借此對那些誹謗者來一個公開的答復和嚴正的駁斥,他是有的放矢的。
9、《師說》不僅嚴正地駁斥了那些愚蠢的誹謗者,更可貴的是提出了三點嶄新的、進步的“師道”思想:師是“傳道授業解惑”的人;人人都可以為師,只要具有那樣的能力;師和弟子的關系是相對的,某一方面比我好,在這一方面他就是我的師。
10、這些思想把師的神秘性、權威性、封建性大大地減輕了;把師和弟子的關系合理化、平等化了,把師法或家法的保守的壁壘打破了。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