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這五本書開闊了我的眼界,擴展了我的知識邊界,幫助我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本文譯自Medium,作者是Margaret Pan,原標題為" 5 Books That *Truly* Taught Me Important Things ",希望對您有所啟發。
你上一次學習到新東西,并且是重要的東西是什么時候?
(資料圖片)
就我個人而言,我非常喜歡學習新鮮事物。我更喜歡從書中學習它們。你知道他們怎么說的——擴展你的知識邊界永遠都不晚。
值得慶幸的是,你不需要去上課或聽很多講座來自我學習,以獲得關于生活、世界甚至認識你自己的寶貴知識。
有時候,讀一本好書就足夠了。
廢話少說,這里有一些書真的教會了我很多重要的東西——它們不僅擴展了我的知識邊界,還幫助我從不同的角度看世界。
1.《毫不費力》(Effortless)
作者:格雷戈·麥吉沃恩(Greg McKeown)
《毫不費力》(Effortless);作者:格雷戈·麥吉沃恩(Greg McKeown)
類型:勵志/工作效率
篇幅:272頁
好讀網(Goodreads)評分:404顆星
你是否曾經覺得,如果去做一件正確的事情不僅會非常困難,而且精神上也會很疲憊?
又或者,你覺得自己缺乏追求目標的情感驅動和足夠的體力?
這就是這本書的用處所在了。
作者分析了現代生活的復雜性,是人們傾向于把事情復雜化,使它們看起來比實際困難得多,同時也提供了實際的解決方案。
這本書教會了我以下重要的事情:
我是一個過度思考者,常常與焦慮作斗爭。這種致命的情況,經常讓我把瑣碎的任務和生活中的義務變成人生的巨大挑戰。
幸運的是,這本書教會了我一些有效的策略,使許多重要的日常活動和任務處理變得更容易和愉快。我并不會撒謊,如果讓我假裝現在可以毫不費力地完成所有的事情——那是不可能的。
然而,我確實學會了簡化我的大部分日常任務和行動,并成功地將這本書中的重要一課,應用到我的生活中:你不需要總是強迫自己更努力。有時候,找到一條更容易的路是更明智、更有效的方法。
“完美主義會讓重要的項目很難開始,自我懷疑會讓它們很難完成,想要做的太多太快會讓你很難保持動力。”
——格雷戈·麥吉沃恩,《毫不費力:做正確的事情很容易》
現代生活的復雜性創造了一種錯誤的二分法,即“基本而困難”的事物和“簡單而瑣碎”的事物之間的二分法。
——格雷戈·麥吉沃恩,《毫不費力:做正確的事情很容易》
2.《如何無所事事:一種對注意力經濟的抵抗》(How to Do Nothing)
作者:珍妮·奧德爾(Jenny Odell)
《如何無所事事:一種對注意力經濟的抵抗》(How to Do Nothing);作者:珍妮·奧德爾(Jenny Odell)
篇幅:256頁
好讀網(Goodreads)評分:377顆星
我讀到這本書是貝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2019年最喜歡的書之一,我很高興我真的讀了這本書。
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有一件事一直困擾著我,那就是人們傾向于用一個人能賺多少錢、在事業會生活成功來衡量他的價值。
我們的零工經濟和資本主義、忙碌的文化等諸多因素,讓我們癡迷于生產效率和金錢財富,這本具有開創性的書挑戰了我們的傳統觀念并改變了我們的視角,將我們的注意力從今天對超級生產力的癡迷中轉移出來。
這本書教會了我以下重要的事情:
要跳脫開工作效率和價值去思考問題。慢下來。多活在當下。為了能夠徹底改變我對“有用性”的看法,遠離社交媒體和無處不在的新聞報道。
這本書為我提供了如何實現上述所有事情的實用建議——以及為什么我這么做很重要。它也讓我看到了關于企業界、社交媒體公司和社會政治環境的一些(殘酷的)真相。
最重要的是,我認為它教會我的最有價值的事情是,有時,“什么都不做”,是可以比匆忙地從一個任務到另一個任務更有用的事情,因為它讓你意識到外界發生了什么,并更明智地選擇與周圍互動。
“如果我們花更少的時間對著虛無大喊大叫,并被回應的喊叫聲所淹沒,而是去花更多的時間在房間里與那些我們想要在一起的人進行交談,那會是怎么樣?”
——珍妮·奧德爾,《無所事事:一種對注意力經濟的抵抗》
“如果把這一點放到陌生人的領域內考慮,我擔心如果我們讓現實生活的互動,都是被過濾氣泡(譯者注:你看到的信息都是被服務器后臺的算法精心調整過的)和品牌身份所包圍這,我們就會冒著永遠不會再感到驚訝、挑戰或改變的風險——永遠看不到自己之外的任何東西,包括我們自己應有的權利。”
——珍妮·奧德爾,《無所事事:一種對注意力經濟的抵抗》
3.《明天吃什么——AI農地、3D打印食物、培養肉、無剩食運動……到全球食物生產最前線,看科學家、農民、環保人士在無可避免的氣候災難下,如何為人類找到糧食永續的出路》(The Fate of Food)
作者:阿曼達·利特爾
《明天吃什么——AI農地、3D打印食物、培養肉、無剩食運動……到全球食物生產最前線,看科學家、農民、環保人士在無可避免的氣候災難下,如何為人類找到糧食永續的出路》(The Fate of Food);作者:阿曼達·利特爾
篇幅:368頁
好讀網(Goodreads)評分:416顆星
地球正處于氣候變化之中,但似乎很少有人關心甚至考慮氣候變化對他們未來的影響。
原因是什么呢? 是因為我們一直缺乏環境教育。我自己也對此感到內疚——這就是為什么我決定拿起這本書的原因。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諸如人口增長、水資源短缺或者過度消費等環境問題對全球糧食系統的影響,以及如何重新修復該系統,以便在未來幾十年里養活數十億的人,這本書是必須讀的。
這本書教會了我以下重要的事情:
我并不是很自豪地愿意承認,因為我生活在一個發達國家,像全球農作物產量下降或工業化農業的問題,是很少在我的腦海中出現的。
但他們是應該知道這一切的——這本書讓我明白了這一點。
我學到了很多重要的東西,關于糧食永續的革命,我們的食物來源目前面臨的壓力,以及氣候變化將如何改變我們的世界,以及可以用什么技術來解決環境面臨的眾多問題。
反過來講,對這些事情的了解也激勵我為保護環境盡自己的一份力量——比如循環利用、節約用水、減少化學物質的使用,以及消除食物浪費。
“我們這一代大多數的人,因為飲食而產生的溫室氣體,比開車或搭乘飛機產生的還要多。目前,因為糧食生產的緣故而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每年約占總量的五分之一,這意味著農業對氣候變化的貢獻超過了包括能源和交通在內的任何其他方面。”
——阿曼達·利特爾,《明天吃什么——AI農地、3D打印食物、培養肉、無剩食運動……到全球食物生產最前線,看科學家、農民、環保人士在無可避免的氣候災難下,如何為人類找到糧食永續的出路》
4.《人間游戲:人際關系心理學》(Games People Play)
作者:埃里克·伯恩(Eric Berne)
《人間游戲:人際關系心理學》(Games People Play);作者:埃里克·伯恩(Eric Berne)
篇幅:216頁
好讀網(Goodreads)評分:376顆星
如果你想知道當你和別人交流時,他們的腦子里到底在想什么,你一定要讀讀這本書。
因為這本書首次出版于20世紀60年代,你可能會發現一些性別刻板印象和一些過時的觀點——但它仍然具有很大的價值。
它提供了對人們日常社交互動的心理分析,以及一些關于人類行為的非常有見地的模型,最重要的是,這本書中列出了人類一生中反復進行的心理游戲。
這本書教會了我以下重要的事情:
首先我要說的是,在我的一生中,我不得不與許多糟糕的人打交道。那些總是和我玩危險的心理游戲的人,或者試圖讓我參與他們和別人玩的心理游戲的人。
現在,這本書把我引入了交互分析領域,教會了我如何控制自己的人際交往,通過學習看穿人們的破壞性游戲或試圖操縱我的陰謀。
它還為我提供了一個有用的指南,幫助我識別某些人類行為模式的背景原因,以及揭示某人行為背后的真正動機。
"人類的永恒問題,是如何安排他醒著的時間"
——埃里克·伯恩,《人間游戲:人際關系心理學》
“因此,為了擺脫無聊的消遣,同時又不讓自己暴露在親密關系的危險中,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在游戲中妥協,這些游戲占據了更多有趣的社交時間。這就是游戲的社會意義。”
——埃里克·伯恩,《人間游戲:人際關系心理學》
5.《錯不在我 : 人們為什么會為自己愚蠢的看法、糟糕的決策和傷害性行為辯護?》(Mistakes Were Made (But Not by Me))
作者:卡羅爾·塔夫里斯(Carol Tavris)/艾略特·阿倫森(Elliot Aronson)
《錯不在我 : 人們為什么會為自己愚蠢的看法、糟糕的決策和傷害性行為辯護?》(Mistakes Were Made (But Not by Me));作者:卡羅爾·塔夫里斯(Carol Tavris)/艾略特·阿倫森(Elliot Aronson)
類型:心理學
篇幅:304頁
好讀網(Goodreads)評分:401顆星
另一本值得在你的書架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心理學書籍!
為什么大多數人都不愿意承認自己的錯誤? 為什么人類傾向于為自己的錯誤辯護?
這些都是這本書試圖回答的問題,坦率地說,它以一種很好的方式做到了。
這一觀點得到了大量研究的支持,并由兩位社會心理學家撰寫,他們在整本書中解釋了當我們犯錯時產生的認知失調,以及我們多么容易屈服于自我欺騙。
這本書教會了我以下重要的事情:
如果你覺得承認錯誤很困難,請舉起手來。是的,我想——這本書幫助我理解了為什么會這樣做原因。
這讓我大開眼界,讓我更多地了解了自己和周圍的人,以及為什么我們不能看到自己的錯誤,不能判斷出自己的錯誤選擇。
我從這本書中學到的另一件事是,不要用黑白分明的方式來評判別人的行為。 大多數時候,他們為愚蠢的決定和錯誤的行為辯護,不是因為他們是壞人或者是愚蠢的人,而是因為我們的大腦就是這樣的。
“在自我欺騙的恐怖循環中,我們給別人造成的痛苦越大,我們就越需要證明這是正當的,以保持我們的體面和自我價值感。”
——卡羅爾·塔夫里斯,《錯不在我 : 人們為什么會為自己愚蠢的看法、糟糕的決策和傷害性行為辯護?》
“是那些幾乎決定住在玻璃房子里的人扔出了第一塊石頭。”
——卡羅爾·塔夫里斯,《錯不在我 : 人們為什么會為自己愚蠢的看法、糟糕的決策和傷害性行為辯護?》
最后一點總結
這五本書開闊了我的眼界,擴展了我的知識邊界,幫助我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
我感激書籍存在的一個原因是,我讀的書越多,學到的東西就越多——知識就是力量。
如果你心中有一些真正教會你重要的事情和提供給你寶貴的人生課程的書,我很樂意聽一聽!
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停止閱讀。
譯者:TeresaChen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