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頻道 >

智慧管控助浙江新昌實現醫廢“不漏一件”

2023-08-21 23:49:01 來源: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記者?江?耘?實習生 盧馨怡

??? “認證成功。”位于浙江紹興的新昌縣人民醫院內,由護士刷卡啟動后,伴隨著清脆的播報聲,智能醫廢管控箱的蓋子自動掀起,里面均是紗布、注射藥小瓶等醫療廢物,內置的消殺模塊能降低污染風險。


(資料圖)

??? 近年來,人們對健康環境的需求不斷增長,醫療廢物環境管理和安全處置日益受到公眾的廣泛關注。目前,基層醫廢處置仍存在源頭多且雜、覆蓋不全面、轉運不規范、監管不到位等問題。

??? 新昌縣聚焦當前醫廢處置存在的痛點難點問題,利用云計算、大數據分析等互聯網云端技術,建設醫療廢物智慧監管平臺,探索“無接觸式”全鏈條處置整體解決方案,實現全覆蓋布局、全閉環處置、全過程監管。新昌縣衛生監督所所長張良鋒介紹,2022年全縣累計清運醫療廢物477.4噸,均100%安全收運處置。該項工作還被列入浙江省衛生健康數字化改革創新項目庫。

??? 醫廢管理“一張網”監管數百產廢點

??? “收垃圾啦,張醫生幫忙刷卡。”來到新昌縣澄潭街道麻家田村衛生室,醫廢清運員張海東習慣這樣吆喝。

??? 2022年底,麻家田村衛生室安裝了智能醫廢管控箱。張海東和村醫張暄良雙人刷卡才能打開它。刷卡完成后,管控箱會自動打印出條形碼,顯示出衛生室當天產生的不同類型醫廢的重量。

??? 據了解,新昌縣范圍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達240多家,產生醫療廢物的源頭點位多達幾百個。2021年前,當地基層醫廢處置方式基本是社區衛生服務站點、村衛生室、個體診所的工作人員自行前往當地暫存點運送醫廢。

??? “工作人員有騎三輪車的、坐公交車的……”張良鋒告訴記者,運轉方式五花八門,存在風險隱患,曾經就發生過運輸途中翻車、差點導致醫療廢物泄漏的情況。

??? 為此,新昌縣探索推行“1+X”收運處置新模式,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打通村級醫療機構醫廢收集處置“最后一公里”。

??? 張良鋒介紹,新昌縣的12家基層衛生院,241家基層站點均已配備了醫廢收集設備,實現所有醫療機構醫廢48小時內確保清運。新昌也因此成為全國首個將醫廢監管延伸至村級單位的縣。

??? 記者在現場看到,村級醫療機構配置的智能醫廢管控箱內置深紫外消殺模塊,降低醫廢污染風險,并通過產廢申報小程序做到產廢實時上傳,交接實名追溯,降低轉運和人工成本,提升工作效率。

??? 張良鋒介紹,除了建立源頭監管體系外,當地每天還會根據基層站點產廢情況智能安排收運路線,并對每袋醫廢匹配產生唯一標識“二維碼”;建立數智化醫廢暫存間,實時掌握醫廢出入庫信息,后臺管理暫存間紫外線消殺、臭氧水消毒等;建設智慧衛監綜合執法監管平臺,實時監管醫療廢物從產生、收集、入庫、出庫,到銷毀的全過程。

??? 醫廢數據多部門實時共享

??? 自2018年開始,新昌以當地縣人民醫院為試點,聯合浙江融家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融家科技)打造“醫療廢棄物智慧管控”平臺,對醫療廢棄物進行各環節全過程監管,將每個科室的醫療廢物收集時間從8分鐘縮短到2.5分鐘,極大減少了醫廢混放和登記不全的現象。

??? 融家科技總經理呂峰介紹,該平臺改變了以往醫療機構用紙質臺賬來管理醫療廢物的方式。此外,每袋醫療廢棄物被投入收集裝置后都有追溯標簽用于連接該平臺,確保醫療廢物從產生、收集、入庫、出庫,到銷毀全過程可追溯管理。

??? 如今,“醫療廢棄物智慧管控”已經覆蓋新昌所有醫療機構。醫療廢物數據在當地衛生監督執法機構、醫療機構、環保監管等多個部門單位間實時共享,并接入省級監管系統。

??? 張良鋒介紹,該平臺可對各點位每日上傳的數據進行分析與統計,掌握各基層醫療機構的醫廢產生量,比對各類醫療廢物的收集情況;對醫療機構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實時查詢,發現違規行為查處,及時固定證據。

??? 除了醫療機構產生的醫廢,社會層面的過期藥也是醫廢的主要來源之一。2022年底,新昌縣在城區4家藥店投放過期藥品廢棄藥瓶管控箱,作為過期藥品集中回收站點。當過期藥品管控箱的容量達70%—80%時,該平臺會發出預警,提醒人員回收。截至今年4月,4座管控箱共回收過期藥品58.95公斤。

??? 呂峰表示,在新昌,“醫療廢棄物智慧管控”平臺節省了人力,更重要的是能防止醫廢漏網。目前該平臺已在全國2000多家醫療機構推廣,幫助更多城市提升醫療廢物綜合管理水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