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財經 >

上海經常體育鍛煉人數比例達50.1%? 來看看哪些運動最受歡迎_看點

2023-06-30 22:20:28 來源:東方網

東方網記者劉輝6月29日報道:《2022年上海市全民健身發展報告》今天發布,報告顯示,2022年上海市加快建設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市民經常參與體育鍛煉的比例持續提升,市民總體健康水平良好,市民滿意度較高。

為了進一步厘清區域內全民健身發展的狀況和問題,上海市體育局制定了《上海市全民健身發展指數評估辦法(2021-2025年)》(簡稱“600 指數”),上海體育大學公共體育服務研究中心作為第三方承擔了“600指數”評估工作。


(資料圖)

新周期上海市全民健身發展600指數由“健身設施”“健身組織”“健身活動”“健身指導”“體質健康”以及“市民參與”六個單項指數構成,共包含6個一級指標、16個二級指標以及53個三級指標,其中每個一級指標各100分,合計600分。《2022年上海市全民健身發展報告》顯示,上海全民健身600指數總分為457.2。其中健身設施56.7,健身組織76.1,健身活動81.5,健身指導69.8,體質健康90.2,市民參與82.9。

健身設施

2022年,上海市繼續推進健身設施建設補短板五年行動計劃,新增體育場地面積147.83萬㎡,各區共完成健身設施重點項目1949個,其中包括:都市運動中心12個、社區市民健身中心10個、市民健身驛站32個、長者運動健康之家54個、市民益智健身苑點1319個、市民健身步道147條等。

全年累計配送體育消費券2334萬元,支持700多家定點場館優惠開放,市民領券超過200萬人次。截至2022年底,上海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51㎡,較2021年人均2.44㎡增加了0.07㎡。本市社區公共體育設施主要包括社區市民健身中心112個、街鎮覆蓋率為52.1%;市民健身步道(綠道)1963條、居村委覆蓋率為30.6%;市民球場2874片、居村委覆蓋率為44.9%;市民益智健身苑點18498個、平均每個居村委2.9個;社區體育設施完好率為96.7%。市民身邊的體育健身設施進一步完善。

健身組織

市級社會組織建設點面結合,持續發力,用好審計述職杠桿;內外結合,釋放效能,用好專項資金獎勵。截至2022年底,全市共有在民政部門注冊的體育社會組織1324個。體育健身團隊72922個,其中社區健身團隊54825個、學生體育社團18097個。每萬人擁有體育健身組織30.0個。全市共有社區體育俱樂部數量160個,街鎮覆蓋率為74.4%。

健身活動

2022年,上海市各級體育部門牽頭舉辦各級各類賽事活動15013場,901萬人次參與。本年度上海城市業余聯賽共舉辦賽事活動6320場,共有830萬人次參與。全年共有238家社會組織和企業通過公開招標的形式成為城市業余聯賽的合作伙伴。本屆城市業余聯賽安排了政府引導資金近3000萬元,實際吸引社會辦賽資金1.3億元。上海市“全民健身日”主題活動和體育宣傳周活動、上海社區健康運動會以及“一區一品”等全民健身賽事活動有序開展。

健身指導

截至2022年底,全市共有在冊社會體育指導員62086名,占常住人口2.5‰。全市在信息化管理平臺注冊的社會體育指導員總數27544人,平均年齡42歲。2022年,完成市級社區體育配送課程需求共7162場次(其中線下5372場,服務市民近12萬人次;線上1790場,受益市民達1900多萬人次)等。

此外,本市組織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和運動健康師培訓,開展“體醫交叉培訓”。本市16個區全部開展了“運動干預”項目,就老年人功能性體適能、高血壓、糖尿病、體質改善等進行運動干預,有效干預人數達4209人。

體質健康

截至2022年底,全市共建有區級體質監測指導中心16個,實現了區級體質監測指導中心全覆蓋。共建有社區體質監測站、標準化體質測試隊以及試點開展體質監測的智慧健康驛站或長者運動健康之家等共165個,社區體質監測街鎮覆蓋率為76.7%。2022年,全市共有成、老年人155128人進行了體質測定,其中達標率98.2%,優良率78.1%。

市民參與 

2022年,上海市、區、街鎮三級投入全民健身人均日常工作經費為36.4元。第三方調查顯示,市民對全民健身公共服務的滿意度較高,為82.5分。市民健身素養得分為59.3分。值得一提的是,本市2022年經常參與體育鍛煉人數比例達50.1%,較2021年(49.0%)增加1.1個百分點。

2022年,40周歲以下市民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略有上升。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上海市民進行鍛煉前3位的目的是:改善體質、增進健康;增加體力活動;調節情緒、減輕壓力。健步走、跑步、自行車、羽毛球、游泳位列市民經常參加的體育鍛煉項目前列。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