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覃毅
編輯|鄢子為
(資料圖)
在深圳闖蕩32年后,陳清鋒即將斬獲一個IPO。
他是浙江杭州人,上世紀90年代初從職高畢業后,南下謀生活。
赤手空拳,陳清鋒從華強北一個小柜臺做起,逐步壯大自己的商業帝國,先是做汽車喇叭,后開辟激光雷達生意。
招股書顯示,豪恩汽電去年的銷售額超過10億元,客戶包括東風日產、大眾汽車、吉利汽車和長城汽車。
天眼查顯示,陳清鋒共持有豪恩汽電4165萬股,按公司發行價39.78元計算,這部分股權價值16個億。
分享蛋糕
陳清鋒在深圳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華強北的賽格電子市場當保安。
頭腦靈活的他,盤下經營不善的柜臺,苦心運作,掘到第一桶金。
拿到人生第一個100萬后,他于1995年創立豪恩集團。
追隨他創業的,有一批老將。
豪恩汽電的高管層,大部分為60后、70后,人生履歷豐富。
比如公司總經理羅小平,今年46歲,加入豪恩集團后,從采購工作做起,后躋身管理層。工作之余,他參加各類研修班提升管理修養。
羅小平于1999年加入公司,追隨陳清鋒已有20多年。他也是大股東之一,上市前,持有10.14%股份。
公司董事朱政昌,加入豪恩也有22年了。他是財務出身,備受陳清鋒器重,持有132萬股。
若上市成功,這些和陳清鋒一起打江山的元老,收獲不菲。
普通員工也能分到“蛋糕”。
上市前,陳清鋒設立華恩泰、佳富泰、佳恩泰、佳平泰等多個員工持股平臺。
2020年底,他將豪恩集團持有的200萬股豪恩汽電股份轉讓給佳富泰,140萬股轉讓給佳恩泰,將60萬股轉讓給佳平泰。
轉讓價格為7元/股,按照發行價計算,員工持有的股票價值翻了約6倍,由此帶來的增值超過1.3億。
豪恩汽電上市成功后,陳清鋒將擁有兩家上市公司。主營智能照明、智能物聯產品的“豪恩智聯”,已于2016年在新三板掛牌。
感知模塊
豪恩進入智能駕駛賽道早,技術基礎深厚。
早在本世紀初,陳清鋒就開始做汽車雷達生意。
經歷數十年發展,產品線逐漸壯大,包括車載攝像系統、車載視頻行駛記錄系統和超聲波雷達系統。
這些產品,不是孤立的。
豪恩汽電將12顆雷達、4個全景攝像頭和1個ECU單元組合為一套APS系統,實現自動泊車等功能。該系統已量產交付。
在智能駕駛賽道,其業務主要位于“感知”模塊。
豪恩汽電將智能駕駛系統拆解為感知系統(感知層)、計算分析(決策層)、控制執行(執行層)三大模塊。
“感知系統是汽車的眼睛和耳朵,負責偵測汽車所處環境。”公司在招股書里寫道。
其預判,若要實現高階的自動駕駛功能,需要裝配越多的“感知系統”,這助推公司業務發展。
定制開發
傳統汽車供應鏈像金字塔車企位于塔頂,一級供應商向車企供貨,二級供應商向一級供應商供貨。
豪恩汽電的客戶包括整車廠和一級供應商,目前供貨東風日產、吉利汽車、上汽大眾、長城汽車等車企。
面向汽車前裝市場,公司產品主要針對特定車型定向開發,采取直銷模式銷售。
和車企合作,門檻高,設計周期長、質量要求和安全測試嚴格。
供應商需要在早期就與汽車制造商緊密合作,進行各種可靠性測試,從設計中標到產品出貨,通常耗時兩至五年。
通過打入整車廠的供應商體系,豪恩汽電筑牢護城河,與競爭對手拉開差距。
2020至2022年,來自前五名客戶的收入占總營收的比重,均超過一半,客戶集中度較高。
值得注意的是,東風日產、吉利汽車、上汽大眾、長城汽車的暢銷車型,以燃油車為主。
為了獲得增量,該公司表示,已獲得比亞迪、理想汽車、小鵬汽車等新能源車企的訂單。
這些新訂單,貢獻的收入較小,尚未形成規模。
另一挑戰,是國內做智能駕駛感知解決方案的企業眾多。
據披露,其競爭對手包括華陽集團、德賽西威等供應商。與同行相比,去年,豪恩汽電毛利率低于德賽西威,排名第二。
據賽博汽車統計,2022年,國內軟硬一體智能駕駛產業鏈,超過20家發布解決方案,有一半玩家獲得融資,包括毫末智行、小馬智行等公司。
賽道競爭激烈,豪恩汽電能否脫穎而出,有待市場驗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