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財經 >

環球熱點評!迪嘉藥業IPO:大手筆分紅2億分光兩年利潤,又來募資償還銀行貸款

2023-06-26 17:23:53 來源:大雪財經

6月16日,迪嘉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迪嘉藥業”)遞交IPO招股書,擬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計劃募資6.3億元,保薦機構為民生證券。

迪嘉藥業致力于原料藥和醫藥中間體的研發、生產及銷售。2022年,迪嘉藥業的營收超過5億,凈利潤為1.15億,近三年的凈利之和為2.43億,不過IPO前公司卻大手筆分紅達到2.2億,差不多分光三年利潤了。

剛分紅2億,迪嘉藥業這次IPO又喊窮,其中募資1.5億用于補充流動性和償還銀行貸款。到底怎么回事?


(相關資料圖)

第一大客戶為控股股東

招股書顯示:迪嘉藥業主要原料藥產品包括洛索洛芬鈉、替米沙坦、非布司他、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福多司坦、格列吡嗪、坎地沙坦酯、鹽酸氟桂利嗪、鹽酸托莫西汀等。

據下游制劑作用部位及機理,迪嘉藥業主要涵蓋肌肉骨骼系統類、心血管系統類、消化道和代謝類、呼吸系統類和神經系統類等領域。同時,公司兼營雙咪唑、對溴甲基異苯丙酸等醫藥中間體業務和少量生物制品業務。

根據《2021中國醫藥統計年報》數據顯示,2021年度,迪嘉藥業洛索洛芬鈉、苯磺酸左氨氯地平、格列吡嗪、福多司坦、鹽酸氟桂利嗪、鹽酸托莫西汀等六款主要原料藥產品的產能產量位居國內前列。

財務方面,2020-2022年,迪嘉藥業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約為3.07億元、3.74億元、5.15億元;對應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801.79萬元、6998.74萬元、1.15億元。迪嘉藥業三年的凈利之和為2.43億元。

從收入構成來看,迪嘉藥業主要源于原料藥、醫藥中間體和生物制品三類產品,其中,以原料藥和醫藥中間體產品占到收入的 99%以上,占據絕大部分收入來源。

另外,迪嘉藥業主要收入來源于境內市場,這兩年隨著國際業務的開展,有30%的收入來源于國外,外銷客戶主要集中于日本、韓國、印度等東南亞國家,以化學制劑生產廠商為主。

毛利率方面,公司的原料藥毛利率最高,報告期內公司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 41.19%、37.08%和 44.23%,存在一定的波動。

迪嘉藥業解釋稱,2022 年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較2021 年上升 7.15 個百分點,主要是由于除坎地沙坦酯以外,其他主要產品的毛利率均較 2021 年有所提高。

費用方面,公司銷售費用金額分別為 1041.46 萬、1123.53 萬和 1411.67萬,另外,公司研發費用金額分別為 4108.11 萬元、4323.51 萬元和 4775.39萬元,研發費用占比在10%左右。

前五大客戶方面,這兩年,迪沙集團均為第一大客戶,2022年銷售占比為9.4%。值得注意的是,迪沙集團為公司控股股東。

迪嘉藥業稱,公司與其關聯交易定價公允,不存在利益輸送的情形。迪沙集團根據其生產計劃向公司采購原料藥用于生產下游制劑產品,其嚴格執行原材料庫存管理相關制度的規定,向公司采購相關產品在報告期各期末均無大額庫存剩余。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迪嘉藥業存貨賬面價值較高,報告期內分別為8448萬、9198萬和2.25億,占各期末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 41.52%、39.14%和 59.79%。報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貨跌價準備余額分別為 1810萬、1305萬和 2225萬。

迪嘉藥業在招股書提示風險稱:如果公司不能進一步加強存貨管理,提高存貨周轉率,公司存在因存貨跌價而遭受損失的風險。

兩億分紅大部分落到實控人父女口袋

迪嘉藥業成立于2013年3月,至今已滿十年。

IPO 前,迪沙集團持有發行人 47.16% 的股份,是公司的控股股東。王德軍直接持有發行人 24.57% 的股份,其女王琳嘉直接持股 8.88%,二人合計直接持股 33.45%,通過迪沙集團及其全資子公司合計持股 55.48%;此外,王德軍持有新迪雅 16.67% 的出資額,新迪雅持有發行人 0.14% 的股份。綜上,王德軍父女合計控制發行人 89.06% 的股份,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值得關注的是,2022年嘉迪藥業大手筆分紅,分紅高達2億,2021年才分紅2000萬,這筆分紅超過前兩年凈利潤之和,也接近三年近利潤了。

招股書稱,2022 年 1 月,迪嘉藥業召開股東會向股東現金分紅 2億,其中向控股股東迪沙集團現金分紅 1.7億。按股權結構,2億多分紅大部分落入到實控人父女口袋。

本次IPO,迪嘉藥業擬募集資金6.31億元,用于高端原料藥綠色工藝產業化二期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其中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項目擬投入的募資額為1.5億元。

招股書顯示: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這一項目,迪嘉藥業擬使用1億元募集資金補充流動資金,使用5000萬元募集資金償還銀行貸款。

迪嘉藥業表示,該項目將有效滿足公司運營規模擴張帶來的資金需求,降低公司資產負債率,增強公司的資金實力并提高公司的市場競爭力。

迪嘉藥業剛剛大手筆分紅2億,這次卻用IPO募集資金1.5億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這不得不讓投資者對公司大額分紅的合理性產生質疑。

對迪嘉藥業IPO情況,我們將進一步關注。

內容來源:德林社

作者:金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