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城市經濟 >

淄博:用愛敲醒沉睡的心靈-環球新要聞

2023-06-26 07:34:08 來源:淄博日報-淄博新聞網

“多虧有了社區興趣小組,我家康康才能走出家門,我們才放心讓他自己出門到社區活動。”盛夏天氣,家住張店區馬尚街道齊悅國際社區的康康(化名)媽握著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趙玉芝的手感謝不止。

2022年12月29日,民政部會同財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國殘聯印發《關于開展“精康融合行動”的通知》,擬利用三年時間,提高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質量和水平,增強精神障礙患者及其家庭的獲得感、幸福感。

“我市以張店區為試點,積極探索開展精神障礙社區康復工作,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有效整合配置政府、社區、社會資源,逐步構建以區康復服務中心為紐帶,社區‘馨康家園’關愛服務站為延伸,輻射居家上門的‘三級聯動’社區康復服務體系,幫助精神障礙康復者逐步走出家門,融入社會,實現自我價值。”市民政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資料圖)

“興趣小組” 助力精神障礙康復者重拾信心

康康是一名35歲精神發育遲滯居民,他的智力停留在了七八歲孩童的水平,但非常喜歡敲架子鼓,在家里練習會打擾鄰居,康康媽對此十分發愁。

社區志愿者了解到這個情況,在征得康康同意后,把架子鼓放在社區活動室里,并在社區組建了音樂興趣小組,讓康康既可以練習架子鼓,又可以與在社區練琴的居民多交流。目前,康康已經可以和社區其他居民配合,參加社區組織的各類晚會,邁出了通過愛好融入社區的關鍵一步。

“張店區在社區建立由社區網格員、監護人、基層民警、社區保健醫生、社區志愿者組成的5人幫包小組,將康復人員按照居住地,納入全區1466個社區網絡服務管理,對每名康復人員病情和家庭狀況進行入戶摸底,建立檔案。”張店區民政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依托社區閱讀室、手工室、棋牌室、健身活動室等資源,根據精神障礙康復者不同的興趣愛好,將他們編入社區各類“興趣小組”,定期開展小組活動。

截至目前,全區共有9名康復者的16件手工作品獲得578元收入;211名康復者參加了50余場演出。

“愛心超市” 帶動精神障礙康復者價值實現

“沒想到有一天孩子還能給家里掙錢,還能在社區里發揮作用,我們真是又自豪又感激啊!”張店區和平街道祥和社區的馨馨(化名)用社區志愿積分兌換了花生油,家人忍不住感慨。

馨馨從小發育遲緩,是智力二級殘疾人,渴望能夠給家里做點事,減輕家人的負擔。得知社區開了“愛心超市”并可以用社區志愿活動獲得的積分兌換物品后,馨馨加入了“小天使志愿服務隊”,積極參加社區志愿服務,靠積攢的志愿服務積分在“愛心超市”里為家里兌換了一桶花生油。

據了解,張店區為幫助精神障礙康復者實現自我認可、家庭認可,鼓勵“精康”人員參加志愿活動,采用了3倍積分方式,精神障礙康復者每參與一項志愿活動會獲得普通志愿者3倍的積分,以這種方式激發他們參與社區治理中。目前,已有105名康復者獲得了3082分志愿服務積分,可換取1541元物品。

“馨康家園” 用愛呵護精神障礙康復家庭

在關心精神障礙居民的同時,社區對精神障礙居民家屬的生活和心理狀況也給予特別關注,滿滿愛心讓社區康復幫扶有溫度、讓救助有保障。

張店區體育場街道興喬社區王阿姨是一名精神障礙患者,兒子兒媳無固定工作,孫子是殘疾人,是社區低保邊緣戶。平時王阿姨由兒媳照顧,兒媳因為缺乏對精神障礙患者照護的知識,在跟老人相處中經常感覺很委屈。

社區發現這一情況后,在社區“馨康家園”能力提升室開展了針對精神障礙居民家屬的照護、心理等方面專業知識培訓,同時聯合轄區培訓學校提供免費技能培訓。兒媳培訓后得到了一份比較穩定的工作。轄區企業也為其孫子提供了停車場收銀員工作,家庭生活質量明顯提高,在今年2月份成功摘掉了低保邊緣戶的“帽子”。

數字顯示,截至目前,張店區已舉辦講座24次,開展多種形式拉家常、心理咨詢等關愛服務活動200余次,舉辦公益講座72次,870余名患者及家屬踴躍報名參加,幫助精神障礙社區康復者拓寬視野,提高社會交往、就業等能力,盡快融入社會,實現自我價值。

(全媒體記者蘇利民 于謙 通訊員王俊 張欣 崔鑫)

編輯:????????二審:王磊????????終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