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城市經濟 >

《躍動青春》— 真誠所帶來的美好與感動|環球微速訊

2023-06-22 12:50:17 來源:嗶哩嗶哩

《躍動青春》完結撒花!

今年的四月番是個佳作輩出的季度,不過如果要說這個季度的黑馬,本作絕對是本季度最佳的黑馬候選。


【資料圖】

當然,其實在開播之前,包括我在內的不少up和觀眾其實也早就對本作抱持著不小的期待;只是當時提及本作的人,相較起其他的一些作品而言,確實是比較少的。而我之所以會期待本作的理由,是當時它在PV所展現出來的氣息與質感,和我自己非常喜歡的兩部作品——《三月的獅子》和《相合之物》,確實有那么點相像。雖然認真的說,這三部作品所討論的內容也都不太一樣,之間其實并沒有什么實質上的可比性;但是當初單看本作PV里所使用的色調,以及背后所輔以的美術風格,確實就已經讓我感受到一股難以言說的暖意;而這份暖意,正是這三部作品之間的一大共通之處。

而實際看完本作之后,如果要我歸納本作的這份暖意的來處,我認為可以總結成兩個字:“真誠”。是的,本作最核心的魅力、以及它讓人有所感觸的關鍵,其實就在于它對“真誠”的展現與表達之上;它用一個個簡單的互動,用女主口中一句句直戳我們心扉的臺詞,用其他角色被其所感染后的一點點改變,向我們證明了“真誠”背后所擁有的意義、價值、與美好。

也因此,我的這篇專欄,想要著重和大家聊的,一個是作品是如何構成這樣一個足夠讓人相信的“真誠”的,另一個,則是我們又是為什么會被這樣的“真誠”所打動。

希望大家會喜歡我的這篇觀后感專欄,也希望大家能夠三連、分享、關注來支持up主哦!

真實可信基礎下的真誠

本作的“真誠”之所以如此具有感染力,我相信有不少觀眾的回答,是因為它的氛圍感。

那么,這個所謂的氛圍感,它的來源又是哪里呢?

最直觀的來源,自然是我前面也提到的,作品那舒適且和緩的色調選取、以及相對應的美術與人設了。所以僅僅是看著本作的畫面,其實就已經能夠感受到一股暖流趟入心扉;而借助著這樣的一股氛圍,作品自然也能順理成章地將它所想要表達的事物,亦即那由“真誠”所延伸出來的美好,給清晰且富有感染力地,傳達給觀眾。

只是,撇開制作與畫面因素,在我看來,單就本作在劇情上的設計,其實也為這樣的一個氛圍,為作品所想要傳遞的“真誠”與“美好”,建立了足夠強力的可信度基礎;而正是因為我們認為這樣的環境可信,我們才會被基于此的氛圍與表達所感動。

那么,本作又是如何去建立起它的可信度的呢?

在我看來,作品為了構建起這樣的氛圍,為了能夠讓觀眾被它所想要呈現的“真誠”所打動,有兩處設定是非常加分的。

一處,是作品選擇了高中校園作為其故事舞臺;另一處,是作品借由女主美津末這個來自鄉下的背景設定,去強化她真誠的形象基礎。

之于前者,或許有人會認為這很扯淡;將故事設定在校園的作品一抓一大把,這有什么好值得吹捧的。但如果我們仔細去思考,我們之所以會被“真誠”所打動,恰恰就是因為越是長大、越是承載社會責任與負擔、就越難以“真誠”的姿態去與他人相處;所以,如果這樣一個主打“真誠”的故事,放在大學、甚至放在社會的背景舞臺去演,那么它就會顯得有些過于理想化,而讓人難以去信服。

那么,為什么不選擇更低年紀的故事背景呢?為什么不選擇初中、甚至是小學呢?

這是因為,雖然年紀更小確實會更加的純粹、真誠;但是如果每個人都直來直往,每個人都是以這樣一種直接的方式去進行交流與相處的話,一來是大量的“直接”背后,未必承載著作品想要傳達的美好;二來,也是更加根本的理由,缺少了一定的心思與城府去反襯,那么真誠的魅力與價值又怎么能夠突顯出來呢?

也就是說,設置在高中,這樣一個大家心里開始出現一點小心思,但是卻又不是那么城府的歲數與階段,它恰恰是最能夠突出美津末這個角色的真誠在這之中所發揮的作用與效應的;而也正是因為大家的城府其實也還不太深,所以大家也能夠更容易地被此所打動與改變。

其次,本作的校園呈現,也的確是比較真實的學園描寫了。

就雖然很多作品也將故事的背景設定在校園之中,但多數都只是側重于校園生活的某一個面向。其中占據最多的,應該是以社團為主的故事;當然,也有不少只是套個校園的皮,主要在講述學生之間的戀愛故事;更有甚者,部分作品中只有角色的身份是學生,但主舞臺、主要講述的故事,也已經和學校沒什么關系了。

我倒也不是說這些作品不好;事實上把校園里的生活展開來看,大多數也的確是無趣且生悶的,所以略過這些比較單調的內容,將重心投放在作品自己想要呈現的重點之上,于敘事而言是再合理不過的取舍了。但我們也得承認,確實會因為這樣的略寫,導致這樣的學校生活與我們自己所認知的學校,會存在著比較巨大的差距。

回到本作,它確實以一個相對完備的視角,去向我們展現學校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無論是學習、體育、社團、校慶、還是課后的集體活動(包括一起學習、一起去玩)等,確實都是我們在學習生涯中能夠遇到的事情。當然我是不太確定大陸的高中生活是否與之相似,但至少就我自己在馬來西亞成長的經歷來說,這幾乎就和我自己的高中生活別無二致了。

而我們如果回想本作之所以要采取校園背景設定的理由,就是為了突顯故事的可信度的話,那么這樣相對真實且完備的校園生活描寫,確實很容易讓我們代入到這個故事之中,仿佛自己也重新回到高中一樣,陪著眼前的這些角色,一同再度過一次令人難忘的高中。

只是,單就擁有一個足夠真實的校園描寫,其實也不足以徹底支撐起角色“真誠”的真實性;畢竟就如同我前面提到的,到了高中這個階段,多數學生的狀態就是心里有點小心思,但還不算太過城府的階段;那么如果憑空出現像美津末一樣“真誠”的人,確實還是會顯得有突兀與不可信。

也因此,作品為此還設定了一個非常厚實的人物背景,亦即美津末是來自人際關系簡單很多的鄉下,去為美津末的“真誠”做背書。

這樣的設定確實是本作中一個非常巧妙的安排。

首先,它依舊符合我們對于“真誠”的既定印象與理解;亦即隨著生活的復雜化我們就會愈發難以真誠待人。所以,與其說“年齡”是決定“真誠”與否的關鍵,不如說周邊的社會環境才是造成我們是否“真誠”的主因。也因此,對比同齡人,生活在鄉下這樣一個人際關系相對簡單、人與人之間無需多少勾心斗角的社會環境底下,人們就是會顯得更加真誠、熱心、直率一些的。而以此為背景的美津末,自然也就相比起她在學校的其他同齡人,顯得更加真誠且直率。

這樣的設計,確實非常直觀地促使我們愿意去相信美津末這樣的人物形象,而不會認為這只是作品為了述說美好而刻意營造出來的人設。且,作品為了進一步地增添可信度,它也沒少花費篇幅去描寫美津末與她初中的朋友、她在鄉下的家人之間的互動;特別是第九集前半段美津末回鄉的那部分描寫,真的是把那種質樸的人際關系、以及純粹且真誠的互動方式,給呈現了出來。

而看著從這樣環境下長大的美津末,我們又怎么可能還會對她的性格產生質疑呢?

綜上所述,為什么我們這些喜歡這部作品的觀眾,會被本作的真誠所打動呢?

一個最直觀也最簡單的理由,就在于作品借由它足夠精巧且真實的故事背景設定,讓我們得以輕易地陷入作品基于此所渲染出來的校園氛圍之上,再搭配上作品令人舒緩的色調與美術設計,這就讓它所呈現出來的真誠,以及它想要由此所表達出來的美好與價值,變得如此可信、變得如此沁入心扉。

也因此,我們才會在看番的過程中,一次又一次地代入并感動。

真誠之所以打動我們的理由

前面一大段,我們主要討論了本作真誠背后的真實性基礎。可是,這并沒有回答一個更加本質的問題:即便是一個真實的真誠態度,我們又是為什么會被這個態度本身所打動的呢?

而想要討論這個,我們可以接著去討論美津末的鄉下背景所帶來的另一個好處;亦即,作品讓她考上了東京這個日本最大城市的高中,其實背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現了城鄉之間互動關系。

是的,懷揣著真誠與熱忱的美津末來到東京,在一開始確實是適應不了這座城市的繁雜的;也是因為這樣,在故事的最一開始,她會迷路、她會焦慮、她也會因為那過于直率的發言,而引來一些笑話。而如若她的個性不是那么的堅強、如若她沒有得到男主志摩的支持與支撐、如若她后續沒有交到結月、誠、美佳等好友的話,那么估計她也很難將自己的真誠給堅持下去。

所以我們必須得承認,美津末確實是幸運的。

而在這之中,我認為比較關鍵的助力,就是志摩的幫助。

志摩的人設其實也設定得挺有趣的。就他基本上是站在美津末的反面;如果說美津末是一個真誠且真摯的人的話,那么志摩就是作品登場的這幾個角色之中,最不愿意將自己袒露出來、最將自己用溫柔的形象給武裝起來的一個人了。

當然,這也不是說他的溫柔是徹底偽裝出來的,而是他將自己包裹在了他那溫柔的外衣之下。換句話說,在這層溫柔底下,他也會自卑、也會感傷、也會受挫,而這一切,在平時的交流之中,一般人是難以觸碰得到的;即便是他身邊的好友、乃至于自己的親人,能夠接觸到的,也僅僅是他那層溫柔的外殼。

而恰恰是因為志摩這樣一個溫柔且帶有善意的性格表露,他才會愿意去幫助美津末,才會讓兩人之間有機會發生碰撞與火花。

只是,在美津末得到幫助、且她的真誠性格也得以受到保護之后,真正在這場人際關系中收獲更大的,其實反而是志摩。

就如果我們說美津末初期是被志摩那武裝出來的溫柔所保護,才不至于迅速地被這座大城市給吞沒的話;那么到了故事的中后期,恰恰是美津末的真誠,才讓長期不愿意打開心扉的志摩,得到了更多生活上的力量與能量。

換句話說,透過雙方的互助設計,作品其實也并不是想要去否定城市與成熟社會中的自我武裝;畢竟這樣的外在包裝確實是保護自己的重要手段。只是,這樣能自我保護的武裝,不僅隔絕了外界的傷害,也隔絕了外界的溫度;久而久之,躲藏在武裝下的自己,就會愈發感到冰冷與疲憊,進而漸漸地喪失生活的興趣與熱忱。

所以,如果我們去回看故事最一開始的志摩,我們不難發現當時的他其實是比較消極的。

話說到這里,我們其實就能夠察覺到為什么本作所呈現出來的“真誠”,能夠具有如此強大的感染力的理由。

那就是,我們大多數觀眾其實和志摩一樣,都是有所城府、有所武裝,而為此感到疲憊的這么一群人;當然這不是指我們也和志摩一樣有過如此復雜的經歷與過去,只是如同我在之前就提到,年紀稍長之后,隨著承擔的社會責任的增加、隨著與更為復雜的社會交流,我們為了自我保護,而漸漸地生成了一道武裝與屏障。

所以,當我們看見美津末的真誠,她那不惜自我受傷也還是要真摯的對待他人的態度;看著那些被美津末的這一態度,也能夠逐漸有所變化的朋友們;我們不禁會在心中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救贖。就看著眼前的這一幕幕、角色與角色如此真誠與美好的互動,我們會愿意去相信、也會回想起曾經的我們,或許也是如此單純且快樂的、我們也會因此,而感受到世界的溫度。

這,就是“真誠”所帶來的暖意,也是“真誠”所帶來的感動。

也因此,作品讓我有感的,其實還不只是志摩一個角色,美津末身邊的很多人,其實也一點點地被美津末所感染著。

像是結月,她因為過于靚麗的外貌而很難與人平等的相處;但在與美津末的相處中,她也逐漸找到了如何真誠地做自己的能力。像是誠,她本來也因較為孤僻的個性而不怎么與他人交流;但在與美津末結交以后,她也學會了如何真誠且自信地活著。又像是美佳,她本來是這幾個人之中最有小心思的姑娘,甚至曾經也因為想要追求志摩,而不自覺地貶低過美津末;但是,在與美津末的互動之中,她也逐步地意識到了自己之所以相對格格不入,就是因為其他幾個人的相處與互動,是不怎么存在和自己一樣的小心思的。

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很多時候就只是出自一件小事;但當大家都不夠真誠、不夠坦率、都選擇避而不談之后,彼此的關系自然就漸行漸遠了。所以真誠,這種能夠主動去打破這層隔閡的態度,這種愿意在事情發酵前,將這些小問題給說開來的能力,其實就能夠將矛盾化解于源頭。

而只要我們有過那種,因為一點誤會、因為不夠坦誠,而導致與他者疏遠的經歷的話;當我們看著本作中角色之間能夠不走上相同的道路,我們或許就會被這樣的美好,給救贖與感動吧!

當然,或許也會有人覺得本作對于美好的呈現,是很刻意的、亦或是過于美好且理想化的。畢竟即便是真誠,它也得輔以角色們那善良的本性,才得以讓故事發展成這樣;但凡故事里混進去一個充斥著惡意的混蛋,那么本作這樣美好恬適的氛圍就會瞬間毀于一旦,且其他角色也只能夠進一步地將自己給武裝起來,甚至連美津末估計也不得不這么做。所以我才會在文章里提到美津末無疑是幸運的。

只是也如同我的文章所想要傳遞的那樣,本作的真誠與美好其實已經建立在足夠真實的基礎之上;而如果處處都一定要往惡的、壞的、不好的方向去描寫,才能夠突顯所謂的真實的話,這對我來說與其叫做追求真實感,不如說是對美好事物的一種蔑視與貶低。

換句話說,如果我們連熱愛一個美好的故事的能力都已經失去的話,我們又談何可能去熱愛我們自己的生活呢?

而本作無疑就是這樣一部,能夠為我們帶來真誠、美好、與感動的,優秀作品了。

簡單評分:9.2/10

ps:實際上相對真實的描寫與敘事,在本作中不僅擁有使它的真誠與美好變得可信的這么一個功能,其實它也是作者與制作團隊對待故事的一種真誠。換句話說,這樣的真誠是貫徹作品的始終的,或許也是因為這樣,在感受到這份真誠之后,這個故事才會如此打動我們吧!

ps2:另外,真誠與誠實倒是有一定的差距;真誠更多是一種坦蕩的態度,而無需要做到處處都誠實。劇中一個最好的例子,就是美津末幫著志摩保守秘密的那段劇情;就她也沒刻意去欺騙學長,而是將自己要站在好友身邊的態度清晰地表達了出去;而這就是一種真誠的態度。(當然有時在部分語境下兩者會變成同義詞就是了。)

ps3:希望大家會喜歡我的這篇觀后感專欄,也希望大家能夠三連支持并關注up主哦!對于動畫或者專欄有任何想要討論的,也歡迎到留言區告訴我哦!??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