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理財 >

速讀:【ETF特約收評】CXO再遭重錘,醫療ETF(512170)成交翻倍激增,收盤溢價率仍達0.64%

2023-06-22 07:03:49 來源:清一色財經

端午節前最后一個交易日(6月21日),大盤低開后震蕩下探,午后單邊下挫,滬指跌1.31%失守3200點,深成指、創業板指跌幅均超2%。全天超4100股下跌,不過量能未有明顯收窄,兩市成交1.02萬億元,連續6日位于萬億元上方。


(資料圖片)

醫藥醫療板塊幾乎全線盡墨,中證醫療指數大跌2.95%,收于8658.72點,回吐上周全部漲幅,并創下2019年10月以來新低。

個股方面,中證醫療指數50只成份股中47只收跌,CXO概念再成“重災區”,康龍化成重挫逾11%%,巨頭藥明康德8.19%,凱萊英、美迪西、泰格醫藥等均大幅跟跌。

ETF方面,醫療ETF(512170)場內價格收跌2.51%,場內交投異?;钴S,全天成交7.45億元,是昨日全天成交額(3.04億元)的2.45倍!成交放量的同時,場內溢價顯著,截至收盤溢價率仍高達0.64%,反映買盤資金尤為強勢,資金逢低增倉意愿強烈。按照經驗,今日或有巨額資金進場申購。數據顯示,此前12個交易日,醫療ETF(512170)連續獲資金凈申購,金額合計近12億元。

今日CXO板塊重挫,或受昨日港股藥明生物閃崩余威波及。

消息面上,昨日國內CDMO龍頭藥明生物投資者開放日傳出消息,截至5月底,其上半年新增項目數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據悉,2022年1-4月藥明生物新增47個項目,全年新增120個項目;而今年上半年新增CDMO項目僅25個。

盡管藥明生物方表示,新增項目放緩主要系去年同期基數較高,且經過三年的高速發展需暫停維護。但有市場人士猜測,海外大藥企可能繞開國內外包機構,把訂單給了其他CDMO有力的競爭者三星生物。據公開資料,今年6月8日,三星生物和輝瑞聯合宣布,達成生物類似藥長期生產代工的戰略合作,合作總金額達到4.11億美元。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應理性看待CXO企業二級市場股價波動。CXO企業股價短期內受各類下游醫藥行業政策影響以及市場投資者的估值認知影響。基于仿制藥集采、創新藥臨床對比藥物要求提高等政策的出臺,無論CXO是否受到明確的直接或間接利空影響,市場投資者基于認知差異會出現一定的過度反應從而導致股價受挫。另一方面,近年來醫藥醫療行業整體在進行估值回歸過程,CXO作為前期大量投資者配置資產而出現高估值的行業自然也不例外。

機構方面,多家券商表示,中長期仍看好國內CXO行業。海通證券認為,CXO行業下行周期中的成長邏輯仍在,看好2023年行業內外的多重因素改善。浙商證券表示,看好細分領域龍頭,即使投融資短期有波動,但是細分龍頭議價權仍然優勢明顯,強者恒強格局短中期不會被打破。

對于醫療板塊后市,中航證券最新研報認為,短期來看,目前醫藥醫療行業整體估值水平仍然處于歷史底部位置,行業基本面整體依舊穩健。總體來看,受益醫療新基建,具備進口替代和自主可控能力的高端瑞醫療器械龍頭,以及受益于政策扶持的創新型成長企業及其產業鏈和新興產業,預計會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Wind數據顯示,醫療板塊代表性指數中證醫療指數6月21日PE估值29.52倍,歷史分位點9.20%,即低于指數發布以來逾90%時間區間)

長期來看,隨著藥品、耗材帶量采購工作持續推進,安全邊際高、創新能力強、產品管線豐富和競爭格局較好的企業有望在長周期持續受益,建議繼續圍繞創新藥及創新藥產業鏈、高端醫療器械、醫療消費終端和和具備稀缺性和消費屬性的醫療消費等布局,同時挖掘活值相對較低的二線藍籌。

看好醫療板塊超跌反彈機遇及中長期投資價值,可以考慮關注醫療ETF(512170)。資料顯示,醫療ETF(512170)跟蹤的中證醫療指數成份股全面覆蓋了醫療器械和醫療服務領域的細分龍頭,其中醫療器械權重約4成,直接受益于后疫情時代醫療新基建;醫療服務+醫美權重超5成,直接受益于人口老齡化、醫療消費升級和醫美等時代大趨勢。醫療ETF(512170)是投資者“一鍵布局國民健康剛需板塊”的高效投資工具。

風險提示:醫療ETF(512170)被動跟蹤中證醫療指數,該指數基日為2004.12.31,發布于2014.10.31,指數成份股構成根據該指數編制規則適時調整。文中指數成份股僅作展示,個股描述不作為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也不代表管理人旗下任何基金的持倉信息和交易動向?;鸸芾砣嗽u估的本基金風險等級為R3-中風險,適合適當性評級C3以上投資者。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為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另,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閱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亦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基金投資有風險,基金的過往業績并不代表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基金投資需謹慎。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