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四川在線記者 成博 活動主辦方供圖
6月20日至21日,成都彭州市通濟鎮舉行第六屆“‘青杠林—海窩子’端午詩會”,陳小平、楊然、張海、張駿翚、鄧穩、舟歌、譚寧君、陳修元、黎二楞、茶心等60多位來自成都平原各個方向的詩人、專家相聚一堂,通過采風、創作等多種形式,以詩歌的形式迎接端午佳節。
據悉,本屆“端午詩會”旨在發掘文學藝術在推動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通過弘揚現實主義文學藝術的優良傳統,促進新時代鄉村題材文學藝術作品的創作。詩人、作家們先后走進以彭州市通濟鎮青杠林、海窩子兩個古鎮,從當地的“古蜀文化”“湔江水文化”“地質文化”等本土文化資源中汲取養分,為他們的詩歌、散文、小說、報告文學及影視作品創作積累靈感與素材。
活動期間,還舉行了“四川師范大學詩歌創作與研究中心通濟鎮創作基地”與“彭州市作家協會通濟鎮創作之家”的授牌儀式和《古蜀故里 風光無限——暢談通濟鎮的歷史人文魅力與平原文學詩歌創作前景》等獨具特色的學術研討活動。
據悉,四川師范大學詩歌創作與研究中心成立于2022年。中心依托于四川師范大學深厚的學術積累,立足四川開展詩歌創作與研究工作。四川師范大學詩歌創作與研究中心主任陳小平表示,“四川師范大學詩歌創作與研究中心通濟鎮創作基地”成立后,四川師范大學將充分發揮自身在詩歌研究與創作方面的學術優勢,通過詩歌研討、詩歌教學等方式,以詩歌、文化力量助力當地鄉村振興。同時,通濟鎮創作基地扎根基層,也為川師大師生深入認識鄉村、認識社會提供了一個難得的窗口,將推動他們的詩歌創作與研究。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