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位于河北省中部偏東,環渤海腹地,背靠京津,面向雄安,地處北京、天津和雄安新區“黃金三角”核心腹地。主城區距北京天安門廣場40公里,距天津中心區60公里,距雄安新區80公里,距首都國際機場和天津濱海國際機場70公里,距天津港100公里,緊鄰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是國內唯一一小時車距內擁有三個國際機場、一個特大港口資源的城市。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深入實施,廊坊全域都處于重大國家戰略支撐帶動之下。
廊坊歷史沿革源遠流長。4000年前,黃帝制天下以立萬國始經安墟。“安墟”即為今天的廊坊安次區。現地域在春秋戰國時為燕國封疆,秦時分屬漁陽郡、廣陽郡,漢唐時屬幽州、薊州,宋遼時屬河北東路、南京道,元時屬中書省,明時屬順天府,清時屬直隸。解放初期稱河北省天津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69年行政中心由天津遷至廊坊,1974年改稱廊坊地區,1989年撤地建市。
人文傳承積淀深厚。廊坊自古名人輩出,西晉文學家張華、唐代大詩人王之煥、北宋名相呂端、宋代文學家蘇洵、元代名相史天澤、聞名中外的八卦掌創始人董海川、著名京韻大鼓“白派”創始人白云鵬等一大批歷史杰出人物都在廊坊大地上留下了印跡。
廊坊地名源自五代時期,安次人呂琦(名相呂端之父)在后晉任兵部侍郎,在家鄉建一所大莊園,被當地人稱為侍郎房,后以此為村名。19世紀末,京山鐵路在此設站,站牌名為廊房,建國后逐漸把廊房寫作廊坊。
廊坊市致力建設創新廊坊、數字廊坊、健康廊坊、平安廊坊、品質廊坊,爭做河北省高質量發展排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