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是城市經濟生活的命脈
是衡量一個城市文明進步的標志
交通改善也在反映著一個城市的變遷和發展
作為一個城市發展的核心
交通必是被重點關注的對象
近日,無錫交通利好消息頻傳
臨近年尾
但錫澄一體化基礎設施建設的
進程絲毫沒有懈怠
25日上午十點
隨著打樁機在徐霞客大道
青霞路口隆隆打下第一根樁
我市S229新錫澄路
和徐霞客大道快速化(一期)
正式開工
這兩條道路的開工
標志著錫澄一體化基礎設施建設
又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這一大步意義非凡。“縱橫交錯的交通線,是一座城市的血脈,‘城市的血液’暢通,城市才更有活力,經濟社會發展才更有動力。”無錫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S229新錫澄路和徐霞客大道作為溝通無錫與江陰的“主動脈”,串聯江陰城區、錫澄協同發展區、惠山新城、無錫中心城區、太湖新城,是實現“錫澄一體化”“錫澄協同發展區”發展的重要載體。
據悉,本次開工的兩條道路設計車速均為80km/h,其中——
新錫澄路接無錫市惠暨大道,江陰段總投資估算為2.29億元,共包含大橋1座,中橋2座。
徐霞客大道快速化(一期)工程項目,與無錫鳳翔快速路相連,總投資約10.5億元。一期工程主線改造5個節點,分別為江陰大道、峭張路、滬武高速、閔普路和青霞路。
“目前,錫澄兩地之間規劃共有‘2水3鐵12公’17條交通大通道。”江陰市交通局負責人介紹,“12公”,即12條錫澄規劃公路通道,其中,錫澄高速、錫張高速、海港大道、錫澄路、長安大道、錫沙線等6條已建成,包括S229新錫澄路和徐霞客大道在內的6條正努力進行擴容改造、快速化改造和打通斷頭路。
也就在上周
“2水”之一的錫澄運河江陰南段、
江陰北段航道整治工程
通過竣工驗收
這段“瓶頸”的暢通
使航道貨運量增長48.39%
對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具有重要意義
一個個交通項目
按下“快進鍵”
標志著錫澄一體化的大步向前
無錫與江陰‘1小時通勤圈’的
美好藍圖正加快變為現實
S1線可謂是錫澄一體化的“民心”工程。昨日,江陰外灘站也傳來好消息,歷時128天,完成了全部226幅地連墻施工。
在位于江陰春申路與韭菜港路交叉口處的施工現場看到,整個外灘站沿春申路東西向敷設,為地下二層島式車站。鋼筋加工棚內各道工序有條不紊,工人們正在進行基坑混凝土支撐施工及土方開挖工作,雖然天氣寒冷,但施工現場工人們干勁兒熱火朝天。
“地下段除江陰高鐵站外,其余各站點均已開工。”地鐵建設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中山公園站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市政管線及交通疏解,新虹橋拆除重建工程目前正在做河床地基,爭取在春節前完成管線遷改,汽車客運站土方開挖中,南門站完成9米幅寬地連墻圍護結構施工。高架段四個站點及區間的鉆孔灌注樁正在有序推進,“隨著高架段區間施工的全面展開,目前,惠山段的3公里高架隨著污水管道遷改完成,也將全面鋪開作業,不久,由北向南的地鐵高架軌道將與市民見面。”該負責人說。
截至年底前,錫澄S1線已全面進入土建施工階段。近30.4公里的線路上,近千名建設者正在為無錫“一體兩翼”建設添磚加瓦。
除此以外
還有一個交通利好消息
常宜高速今日通車啦!
S39江宜高速常州至宜興段一期(簡稱常宜高速),是江蘇省高速公路網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常宜高速段起自S39江宜高速常州西繞城段的武進高新區樞紐,止于滬宜高速公路萬石樞紐,路線全長約17.712公里(其中常州段13.785公里,無錫段3.927公里),今天起開通!全線設置武進高新區樞紐、武高新西互通、前黃樞紐、和橋互通、萬石樞紐共5處互通式立交。其中,武進高新區樞紐至前黃樞紐段采用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前黃樞紐至萬石樞紐段采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全線設計速度120公里/小時,共設置武高新西、和橋兩個收費站。
常宜高速北接S39江宜高速常州西繞城段,待五峰山長江大橋通車后,可直接連接京滬高速,向南順接滬宜高速公路和長深高速公路,連接常州和杭州。
常宜高速建成通車,進一步便利了江蘇中部如泰州、常州等地區及沿線群眾的出行,對強化蘇南腹地交通區位優勢,全面構筑江蘇省中部交通“脊梁”,補充完善國家和長三角區域高速公路網絡,推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強化區域經濟集聚與輻射優勢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