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走進扎賚特旗巴彥扎拉嘎鄉水田村谷均義的家中,看到谷老漢正滿頭大汗地忙著除草、翻地,“今年已經是種植芍藥花的第二年了,芍藥花皮實,不易發生病蟲害,也不需要我怎么照顧,芍藥種植產業非常適合我。”
說起芍藥,谷均義打開了話匣子,儼然成了一名“土專家”。他介紹說,種植芍藥遠比種植玉米等傳統農作物的經濟效益高,且管理相對簡單。此外,芍藥具有養血斂陰、平抑肝陽、柔肝止痛的功效;芍藥花色彩鮮艷,還能吸引游客前來賞花,帶動鄉村旅游。
近年來,巴彥扎拉嘎鄉水田村在引導貧困群眾實施產業扶貧的過程中,就是看中了芍藥的觀賞與藥用雙重價值后,讓種植芍藥成為當地發展鄉村旅游和助力貧困戶脫貧的首選產業,水田村的村民們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村民們錢包鼓了起來,臉上笑容多了起來。產業是脫貧攻堅的“發動機”,是增收致富的“搖錢樹”,貧困的原因千差萬別,從根本上恢復貧困戶的掙錢能力,才能斷掉窮根、開掘富源。一朵芍藥,也能開出脫貧致富新“花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