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點資訊 >

大通湖區河壩鎮:推進人居環境整治 擦亮鄉村振興底色

2023-06-24 19:26:16 來源:紅網益陽站

河壩鎮王家湖村村容整潔、環境優美。劉釗作/攝


(資料圖片)

紅網時刻通訊員 劉釗作 袁天佑 益陽報道

今年來,益陽市大通湖區河壩鎮圍繞農村人居環境工作久久為功,推動農村整體面貌持續改善,努力打造村容整潔、環境優美、生態良好、宜居宜業的美麗鄉鎮。

黨建引領,推進美麗村居建設

為充分調動廣大群眾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益陽市大通湖區河壩鎮堅持以黨建引領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將人居環境整治融入到黨組織的日常工作中,形成了黨員干部帶頭、群眾共同參與的良好局面,全力促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再上新臺階,建設宜居家園,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

河壩鎮三財垸村農戶房前屋后整治扮靚美麗宜居鄉村。劉釗作/攝

為使人居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取得實效,河壩鎮三財垸村積極部署,采取支部帶動黨員,黨員帶動群眾的工作模式,將轄區內省道、縣鄉道沿線、村內垃圾箱投放點、農戶房前屋后作為整治重點,開展“百日攻堅”行動,做到村容村貌整潔有序,居民庭院干凈整潔。截至目前,已出動機械300余臺,動用人工1000余人,清理衛生死角350余處,拆除破舊房屋20多棟、清運生活垃圾、農業生產廢棄物500余車,人居環境持續改善,不斷推動人居環境整治再上新臺階。

村道干凈整潔。劉釗作/攝

依托“黨建+”工作模式,截至目前,全鎮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均達到100%,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5%以上,無害化廁所覆蓋率達到100%。

機制帶動,激發群眾內生動力

“垃圾桶設置得太少,很多村民還隨手將垃圾扔在地上”“村里開展環境衛生整治,有的農戶自己家門口的庭院都不愿意動手收拾”。在大通湖區河壩鎮王家湖村的屋場會上,現場村民踴躍發言,爭相反映問題、發表看法,村聯戶代表認真傾聽,做好記錄及時給予回復。

通過“屋場會”等方式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廣泛收集群眾意見、建議,河壩鎮不斷探索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長效化管理機制,通過村村響、黨員干部上門宣傳等方式,教育引導群眾參與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積極開展“美麗庭院”創建等各類創評活動,切實發揮“紅黑榜”激勵和警示作用,及時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充分調動群眾參與意識,引導黨員群眾由“要我干”轉變為“我要干”,通過“示范引領、干群同治、以評促進”等方式大力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河壩鎮王家湖村舉辦聯戶代表聯系服務群眾屋場會。楊君宜/攝

據悉,今年以來,河壩鎮已召開屋場會800余次,收集社情民意162條,發放12000多張宣傳單。累計發動群眾6000余人參與到人居環境“百日攻堅”行動中,營造“人人參與、家家受益”的濃厚氛圍。

產業驅動,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持續推進,生活富裕和良好人居生態環境已成為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大通湖區河壩鎮深入挖掘鄉村產業發展潛力,著力壯大村集體經濟。

河壩鎮老河口村結合自身地域條件和發展特色,獨辟蹊徑發展溝渠經濟產業,完成村莊溝渠綠化100%,成功打造8條村莊綠化示范帶,每年為村集體增收10萬元以上,實現了生態顏值與經濟價值“雙贏”目標。

河壩鎮老河口村發展溝渠經濟產業。劉釗作/攝

除此之外,河壩鎮還通過發展“水草+”種養產業,“水草+”生態產業的發展,不僅對全鎮的溝渠、池塘水體起到治理凈化、生態保護的效果,也構建了動植物景觀,有效改善人居環境。發展“水草+”生態產業為村集體增收的同時,又助力了美麗宜居村莊建設,以水為媒,生態加持,發展之路越走越寬。

“一方面,生態產業的振興,為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提供了良好的經濟保障;另一方面,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村莊,又將成為推進鄉村振興的新引擎?!焙訅捂傂麄魑瘑T袁天佑表示。

下階段,大通湖區河壩鎮將按照“抓生態促發展,抓環境促宜居”的工作思路,大力推進美麗鄉村、美麗庭院、美麗屋場創建等工作,著力打造“繞村一片綠、路邊有樹蔭、庭院有花香”的綠色宜居居民線,從始至終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為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持續發力,擦亮鄉村振興底色。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