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前后,奉賢市民熱衷于吃“五黃”:黃鱔、黃魚、黃瓜、咸鴨蛋和雄黃酒等和“黃”字相關的農副產品都是熱銷品。
【資料圖】
“端午吃五黃,好事不用忙。”端午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并且也是一個需要美食加持的節日。除了粽子,吃“五黃”也一直是我國的民俗傳統,寓意驅邪避暑,也表達了希望家人健康的美好愿景。早上9點的南橋集貿市場就已經擠滿了許多前來買菜的市民。相比于平日,黃魚、黃瓜、咸鴨蛋等“五黃”攤位前的市民明顯增多,黃鱔攤位前甚至排起了小長隊。
“端午期間黃鱔總是要吃的,我今天買了不少,家里咸鴨蛋也還有,所以今天不買了。”汪先生在排了一會隊后終于買完了黃鱔。另一頭的農副產品處,市民王阿姨,也迎合“五黃”的習俗買了點咸鴨蛋,“端午節吃咸鴨蛋比較爽氣,等會再去看看黃鱔。”
記者了解到,雖然黃瓜屬于自種農作物,但銷售量也較平日多了不少。而水產類的,黃魚、黃鱔出貨量更是達到了平日里的好幾倍。“今天早上到現在,已經賣掉五六箱了,平時的話一天也就賣掉一兩箱的樣子。”黃魚攤攤主告訴記者,今天黃魚賣30元一斤,價格保持穩定,并沒有漲價。同樣不漲價的還有咸鴨蛋,“今天生意挺好的,比平時人多點。價格一樣的。大一點的10元5個,小一點的10元6個。”攤主曹女士介紹道。
而黃瓜由于貨源緊張,價格上漲0.5元一斤,活蹦亂跳的黃鱔因其鮮活性,三天前起也上漲了4元一斤,目前是48元一斤。雖然有部分漲價,但也都在市民的接受范圍內。“進貨的時候漲價了,我們也就漲一點。”張師傅的黃鱔攤前一直在排隊,他手上的活也沒有停下來過,“今天買的人多,比平時翻倍不止。”張師傅介紹,不同的黃鱔做法和口感都不盡相同,市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小的黃鱔做鱔絲,稍微大一點的做鱔片,3兩以上的黃鱔就是鱔筒。”張師傅說道。
端午小知識:吃五黃
第一黃
吃咸鴨蛋
端午節之后,暑熱就將慢慢到來了,我們都知道夏天是很容易得腸道系統的疾病的,所以在端午節這段時間就可以吃一點咸鴨蛋“祛毒”。
第二黃
吃黃瓜
古時候也叫胡瓜,也是端午前后成熟,水分最多,而且它清熱解渴的功效也很適合夏天吃。
第三、四黃
吃黃魚和黃鱔
黃鱔是江河里的魚,而黃魚是海魚,端午節前后黃鱔的味道最為肥美。而黃魚這種深海魚也會在端午前后隨著潮汐來到淺海,容易捕獲。所以有了端午前后吃黃鱔和黃魚的習俗。
第五黃
喝雄黃酒
五月五日正值夏春之交的開端,大地氣溫上升,濕度也達飽和,正是毒蛇、蝎子、蜈蚣、壁虎和蟾蜍這“五毒”活動最猖獗的時候,也是初夏傳染病開始流行之時,當時的人們認為飲雄黃酒可以解毒避瘟,扶正祛邪;小孩子因為不能喝酒,人們會用雄黃酒在小孩子的頭上寫一個王字,或者夏將雄黃酒灑在房間里,可以起到消毒殺菌的作用。
根據現代科學的研究顯示,雄黃酒還是有一定的毒性。通常做外用,飲用時應慎重使用。
記者:蔡倩雯
編輯:夏陽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