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
端午節
說起這個節日,你會想到什么呢?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賽龍舟、吃粽子、佩香包
都是“常規操作”
除此之外
端午節還有不少隱藏的冷知識
跟我們一起來發現
凝結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蘊含著豐富內涵的
別樣端午節吧
(點擊視頻↑get傳統節日“新知”)
關于端午節的起源,人們最熟知、影響最大的,就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那你知道嗎?其實,屈原并不姓屈,而是姓羋(mǐ)。先秦時期姓、氏是分開的,男子稱氏不稱姓,所以人們叫他屈原,而不叫羋原。
吃粽子是端午節的重要習俗,粽子的起源最廣為流傳的說法,就是為了祭奠投江的屈原而發明的。但其實,早在春秋時期,粽子一類的食物就已經誕生了。到了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
賽龍舟最早也不是為了紀念屈原。傳說,華夏族的先人以龍為部落標志,自稱龍的傳人。每年五月初五,上古先民會舉行盛大的龍祭,端午在當時是“龍的節日”。到了宋代,朝廷追封屈原為忠烈公,下令各地官府組織賽龍舟一類的活動,以紀念屈原,從而使屈原精神與龍舟文化結合起來,并延續千年。
小時候的電視劇中,白娘子端午節喝了雄黃酒變身,讓人印象深刻。現實中,雄黃酒也不能喝哦!雄黃的主要成分是硫化砷,而砷是提煉砒霜的主要原料。服用雄黃極易中毒,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甚至意識模糊、昏迷等癥狀,重者死亡。所以,千萬不要飲用雄黃酒!
中國第一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日,不是春節,而是端午節。2009年9月,中國端午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并批準列入了《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成為了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日。
端午節有多少種叫法?二十多種!是中國所有傳統節日中叫法最多的節日,除了端午節,還有端陽節、天中節、重午節、五月節、龍舟節、正陽節、端禮節、粽子節等等叫法。
受中華文化影響,韓國、日本、新加坡、越南等國也過端午節,也會吃粽子、賽龍舟。近些年,賽龍舟的影響力逐漸擴大,美國、英國、德國等國的龍舟競渡活動非常盛行。
端午節蘊含豐富的內涵
凝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把這只裝滿傳統知識的粽子
轉給親友
送上端午祝福吧!
策劃:賴永強 孫琪
文案:周志敏 覃貽花
設計:張麗娟
視頻:周芷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