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點資訊 >

【最美基層干部】大灣鎮大箐村駐村第一書記方啟光:駐村 助困 筑夢

2023-06-22 02:05:53 來源:鐘山融媒

為持續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一批又一批駐村干部下沉到基層一線,為鄉村振興謀出路、找方向。

據了解,2021年5月,方啟光同志被組織選派至六盤水市鐘山區大灣鎮大箐村擔任第一書記。兩年來,工作上他用真心、付真情、辦實事、求實效、促振興、聚民心,造福一方百姓。

駐村以來,他的身影忙碌在建強組織、推進治理、發展產業、改善民生等各個方面,在村兩委干部的幫助下,通過走村串戶、實地考察等多種形式對村情民情進行調研,協調多方資源,幫助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以工作實績贏得了群眾百姓的認可。


(資料圖片)

黨建引領,助宣惠民政策

駐村幫扶以來,方啟光幫助大箐村健全完善黨支部職責,“三會一課”制度、第一議題等黨組織工作制度,帶領支部黨員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等,采取“集中學習”和“微信自學”相結合等形式進行理論學習。定期開展主題黨日活動,把產業發展、鄉風文明、基層治理、生態文明建設、服務群眾及鄉村振興等工作融入其中,進一步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切實做到黨建引領貫穿全部工作。為提高政策知曉率,在每周六召開的院壩會上,他堅持用最樸實、最親切、群眾一聽就懂的語言向群眾傳播黨的好聲音、宣傳黨的好政策,讓惠民政策家喻戶曉、深入人心。通過系列黨建結對活動,為共同助推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實現了“黨員受教育、群眾得實惠、黨建上臺階、共建出成效”的目標。

深入調研、情系百姓福祉

駐村之后,方啟光從了解村情民意開始,挨家挨戶走訪排查、逐步掌握大箐村的基本情況,做到走訪全覆蓋,兩年來他共走訪脫貧戶428戶2273人,一般戶238戶1203人,對598棟房屋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嚴格落實“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有效防止規模性返貧。

想致富先修路。走訪調研后,方啟光了解到進山的泥濘路給當地村民出行造成不便,對山里林下資源開發利用帶來局限,也為下一步盤活耕地發展產業形成阻礙。為此他組織村兩委共同探討解決方案,下定決心一定要為群眾修建一條產業致富路,理清思路后連夜起草項目實施方案報鎮黨委、鎮政府研究審批,得到上級領導和鎮黨委的大力支持。項目開工前因資金短缺導致項目難以開展,他主動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向省地礦勘查局駐村工作隊爭取幫扶資金39萬元,同時撬動市民宗委幫扶資金74萬元用于推進大箐產業路硬化項目。從一片荒山草叢中踩點尋找施工路線,2021年先挖好4.5KM長,寬4M的毛路后鋪泥夾石再實施硬化工程,2022年項目啟動硬化資金有了后又因當地長期干旱滴雨未下,給地處屋脊之巔本就水資源不豐富的大箐村帶來了更大的挑戰,為確保項目如期完工,他便主動帶領村民清理三個天坑、開挖兩個自產水井,每天從早上就徒步在泥灰的工地上穿梭,中午以吃燒洋芋充饑,晚上施工工組離開后才下山。為保證工程質量和進度天天同村支書在施工現場督促指導,天干太久屋脊之巔水源更是匱乏,最后只有靠遠距離運輸調水來用,并協調鎮綜合執法部門調用灑水車運水來滿足施工,為項目完美收官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為優選配強村支兩委干部,方啟光主動與駐村工作隊對接,加強對村支兩委年輕干部的幫助培養,促進他們早日歷練成長,讓大箐村支兩委實現學歷和年齡一升一降。在走村串戶的同時他也不忘挖掘發現優秀人才,積極培養他們向黨組織靠攏,2022年共發展黨員兩名,預備黨員一名,入黨積極分子兩名,2023年發展一名黨員,一名預備黨員,入黨積極分子一名,為大箐黨支部及時補充新鮮血液。

據介紹,作為第一書記的方啟光,他始終心系大箐村的教育發展,關愛每名學生的身心成長。他在走訪大箐小學時發現,學生上課使用的桌椅老舊,便積極申請駐村工作經費為大箐小學購置100套桌椅、2臺取暖爐、1臺辦公電腦,極大地改善了大箐小學的教育基礎設施,也為同學們安心學習老師們更好工作提供了堅實保障。同時他還向幫扶單位積極爭取人力、財力進行教育幫扶,在村委辦公室開設大箐鄉村振興公益教育輔導班,滿足了學生課后學習的需求等。

特色產業,煥發鄉村振興活力

產業興則百業興,產業強則百業強,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

駐村以來,方啟光將工作重心之一放在如何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村民致富,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就業創業等方面。并立足村情實際,主動挖掘地區優勢。

其中,他調研后發現大箐村有著豐富的林下資源,林下經濟有著投入少、見效快、輻射深、潛力大等優勢,如果合理有效地利用能快速帶動群眾增收。為此,方啟光積極尋求上級部門幫助,向有關專家學者請教、取經,謀劃出“林下食用菌合作社+農戶種植”的經營模式,帶領村民發展林下食用菌產業。僅一年就帶動群眾就業11000余人次,務工收入達100萬余元,流轉百姓土地300畝,實現在興林中富民,在富民中興林。

在發展新產業的同時做到持續鞏固發展大箐村現有產業,不斷總結經驗做法,以壯大村級經濟為目標,達到盤活耕地為宗旨,成立了六盤水市鐘山區野薯底種植專業合作社。

今年,方啟光在大箐海凱梁子山盤活閑置多年耕地種植洋芋180畝、苦蕎120畝,實驗種植高山玉米、大白蕓豆、藍花子、蓮花白等蔬菜,為發展觀光旅游打下堅實基礎,從協調耕地到耕地、除草、播種、日常管理都少不了他的身影,雖然辛苦,每當看到種植的洋芋、苦蕎等長起來時那種笑容就掛在臉上。

此外,為扎實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半篇文章,保障安置點群眾生活質量、強化完善就地就近就業等措施。方啟光根據調查摸底掌握的搬遷戶情況,及時收集、整理企業用工信息,篩選出適合的工作崗位,幫助符合條件并有意愿赴企業務工的勞動力與企業對接。同時帶領易扶小區群眾大力發展養殖產業,與一大型養豬場達成合作協議,把易扶搬遷安置點圈舍出租,有效盤活閑置資產,帶動群眾就業增收,實現壯大村集體經濟發展。

在今年五月駐村輪換之際,方啟光又主動向組織申請繼續留駐大箐村。

“很多幫扶的產業還沒見效果,給村里的規劃也沒完成,這時候我咋能走?”方啟光說,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他始終著力“五度”聚焦“四心”狠抓“三落實”上下功夫,無論是從講政治的高度、格局的廣度、胸懷的寬度、為民情懷的深度、作風建設的硬度,都在努力做到讓組織放心、讓群眾服心、讓家人安心、讓個人舒心,保持工作激情不退、工作力度不降、工作措施不減。

方啟光的同事紛紛表示:“方書記的這種干勁無形中感染到了他身邊的人,他也將繼續扎根在大山里;在我們看來并不是他駐進了大箐村,而是大箐村駐進了他的心里。”

供稿:大灣鎮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