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聚焦 > 滾動 >

北京現代自救路阻且長 世界今日報

2023-06-30 16:44:28 來源:北京商報

今年5月銷量同比增長86%,讓北京現代松了口氣,但銷量回暖背后的“以價換量”,讓其自救路更加漫長。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北京現代所有車型在終端均開出高額優惠,綜合優惠可超5萬元。而經銷商為緩解資金壓力,則將部分在售車型轉為訂單進車模式。

面對豪華品牌下探、自主品牌上攻,近年來北京現代的生存空間被持續擠壓。為重回主流市場,北京現代相繼推出全新索納塔、伊蘭特、庫斯途等車型,近期更推出沐颯背水一戰。然而,長期以價換量損傷的品牌力,使北京現代的銷量持續下降,隨之產生的產能過剩則讓現代汽車方面選擇“賣廠”收縮。北京現代的前路在哪?


(資料圖)

高優惠“以價換量”

銷量26萬輛、產能利用率僅約20%,去年北京現代繼續低迷。今年5月,北京現代銷量同比增長86%,伊蘭特等車型同比增長翻倍,回暖跡象顯現。然而,北京現代在自救路上依舊磕磕絆絆。北京商報記者走訪發現,目前在終端市場上,北京現代在售車型開出大幅優惠,整體銷量復蘇背后是以價換量。

“現在店內車型優惠都不少。”一位北京現代4S店銷售人員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例如勝達的最高優惠可達5.5萬元,非置換購車的優惠也能達4萬元左右,途勝L的優惠可以給到3.8萬元,如果置換購車優惠能到4.6萬元。

不僅SUV車型,作為北京現代走量主力的經濟型轎車伊蘭特,優惠同樣不小,店內優惠高達3.2萬元。據了解,伊蘭特售價為9.98萬-14.18萬元,上述銷售人員稱,如購買1.5升配置的車型,大部分車型裸車價均不到10萬元。而該車型在上市之初曾一車難求,價格一度堅挺。

據了解,北京現代經銷商開出高優惠的背后,廠家也下了“血本”。一位北京現代經銷商負責人透露,目前各車型給出的多為綜合優惠,其中包括廠家制定的免購置稅、免商業險等政策。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一家北京現代4S店門口擺放的宣傳板上標注“立減全系車型商業險、全系終身免費機油、伊蘭特全免購置稅”等字樣。

事實上,北京現代不僅為上市一段時間的車型開出高優惠,今年6月剛上市的沐颯車型,同樣也給出商業保險讓利4000元、出行補貼6000元的優惠政策,意味著新車上市即“降價”。

市民張先生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相比其他品牌,北京現代車型降價后的性價比確實不低,但也正在觀望是否還有進一步降價的可能。”

業內人士認為,以價換量或許能為北京現代緩解一時壓力,但長此以往旗下車型很難體現溢價能力,北京現代的生存空間恐再度被擠壓。

徘徊谷底待反彈

廠家和經銷商全力促銷的背后,北京現代正面臨壓力重擔。

北京現代總經理吳益均在談及當前中國汽車市場“價格戰”時表示,“產品一定要以質量及產品力取勝,不能以降價來取勝,降價可能給消費者帶來短期的利益,但是這樣做的危害可能會在三四年后反映到二手車市場上”。

但面對市場壓力和不斷縮水的銷量,北京現代“不得不低頭”。作為韓系合資品牌代表之一,2016年北京現代達到114萬輛的銷量頂峰;2017年,銷量下滑至82萬輛,連續三年年銷破百萬輛的紀錄就此止步;2018-2020年,北京現代銷量分別為74.6萬輛、70.3萬輛和50.2萬輛,同比下降為9.02%、5.76%和28.6%;去年,北京現代銷量不足30萬輛。相比百萬輛時代,北京現代銷量縮水七成。

持續低迷的銷量,也讓北京現代經銷商在進車方面更加謹慎。據了解,對于市場遇冷的車型,目前經銷商采取訂單式進車方式,以免影響資金流。在一家北京現代4S店內,作為北京現代B級車擔當的索納塔被擺放在角落里,這輛20周年紀念款車型也是店內唯一展車。“索納塔銷量不太好,店內沒有現車,客戶如果預訂需要等20-30天。”上述北京現代4S店銷售人員稱,該車型優惠能到3萬元,無論展車還是預訂車型,這也是最高優惠。

2011年,北京現代第八代索納塔上市3個月后便破萬輛銷量大關,成為北京現代銷量主要貢獻者并在國內B級車市成為與日系“三強”(廣汽豐田凱美瑞、廣汽本田雅閣、東風日產天籟)對抗的利器。然而,兩次換代后該車型銷量一路下滑,也讓北京現代在國內中高級轎車細分市場徹底“失聲”。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不僅索納塔,菲斯塔、伊蘭特1.4T車型在該店同為冷門車型,也需按訂單進車。

同時,為防止客戶“逃單”,消費者在訂車時還需交納5000-1萬元定金。“如果所訂車輛到店后消費者不選擇購買,則不退還定金。但如果消費者在店內轉單購買其他車型,定金可抵扣車款。”上述北京現代4S店銷售人員稱。

在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成員顏景輝看來,如果是熱銷車型,經銷商為不損失客源會提前“囤車”,以免客戶因為等待時間過長選擇其他品牌。而目前北京現代經銷商的銷售方式,則因新車不走量容易產生壓庫,少量進車可避免資金質押。

北京現代官網顯示,目前北京地區共有11家經銷商。此前有報道顯示,2021年底時,北京地區共有15家門店。

急尋“藥方”自救

高優惠讓北京現代銷量回暖,但如何降低過剩的產能成為急需解決的難題。

此前,北京現代共有五座工廠,合計年產能達165萬輛。2021年,現代汽車出售北京現代一工廠,由理想汽車接盤。此后,北京現代重慶工廠傳出停產的消息。現代汽車集團CEO張在勛近日宣布:“將出售兩座在華工廠,目前正辦理停產工廠的出售手續。”這意味著,北京現代將僅剩兩座工廠。

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車市激烈競爭下,盡管北京現代相繼投放新品,但未出現爆款產品。同時,北京現代還更需要中高端車型帶來銷量,為廠家和經銷商帶來利潤。

無論北京現代還是現代汽車集團,十分清楚目前的困局。北京現代常任副總經理吳周濤表示:“從2017年開始,北京現代銷量逐漸走低,真正的原因是過去北京現代一直在過度追求銷量,沒有把產品的競爭力提升上去,也沒有在真正地做品牌,所以當市場出現變化的時候,北京現代的銷量下滑是必然的。”

為此,今年初北京現代發布全新規劃顯示,2025年將全面實現燃油車混動化,構建包括一款MPV車型、兩款轎車、三款SUV車型在內的混動化產品矩陣,北京現代計劃在2025年達成年銷50萬輛以上的銷量目標。同時,今年開始推出專屬EV車型,未來三年內投放4-5款純電動車型產品。

北京現代全新戰略發布的同時,現代汽車集團對于中國市場的布局也在轉變。張在勛表示,“最近幾年,中國業務因國內外各種負面因素變得艱難。為提升已受損的品牌形象,我們將專注于高性能車型”。同時,有消息稱,在出售兩座工廠的同時,現代汽車集團將提供給中國的產品從13款縮減至8款,專注于SUV車型和捷尼賽思品牌,此外還將向中國推出高性能“N”品牌。

業內人士表示,北京現代生存空間不斷被擠壓,依靠性價比的產品運營方式已行不通,同時也讓現代汽車在華的品牌力持續下降,這也是現代汽車集團調整在華產品結構的原因之一。不過,隨著市場競爭不斷提升,留給北京現代的時間并不多。

針對北京現代如何持續提升銷量等問題,北京商報記者聯系北京現代方面,但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北京商報記者 劉洋 劉曉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