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海關總署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5月份中國焦炭進口量為11.9萬噸,較去年同期減少12.6萬噸,降幅為51.6%;其中5月焦炭進口量為0.023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9.4萬噸,降幅達99.8%,為2018年4月份以來最低水平。
回顧5月國內焦炭市場,上旬鋼廠成材利潤虧損延續和庫存積壓導致企業自發檢修,原料需求有所減弱;下旬雖然鋼廠利潤有所修復,鋼廠復產開始增多,庫存也處于低位水平,但因鋼廠調整采購策略,降低常備庫存水平,鋼廠采購積極性一般。原料端供應充足下,焦煤領跌且跌幅大于焦炭,焦炭經過9輪降價后,主產地焦企仍有一定利潤,未有大幅限產計劃,供應高位。連續的降價使投機需求遭到打擊,情緒悲觀,多以出貨為主,國內整體供應寬松下,暫無焦炭進口需求。
從進口國家來看,1-5月份焦炭進口的主要國家為印尼、日本和蒙古,其中,進口印尼焦炭5萬噸,占比41.7%,主要為1月份國內鋼廠海外印尼配套焦化在12月國內鋼廠補庫和內外價差合適情況下,1月初船期進口到國內,供鋼廠試用,2-5月份并無進口。日本進口量也主要體現在1、3月份。近期國內需求低迷,進口焦炭價格倒掛,市場預期悲觀,投機情緒消退,短期進口量將繼續維持低位。
另外海關總署公布的最新出口焦炭數據顯示,1-5月份中國焦炭出口量為339.6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19.8萬噸,增幅為6.2%。其中5月份焦炭出口量為71.2萬噸,環比減少1%,基本持平,比去年同期減少25.2%。
根據世界鋼鐵協會統計,2023年5月,非洲粗鋼產量為130萬噸,同比提高18.6%;亞洲和大洋洲粗鋼產量為1.195億噸,同比下降6.0%;歐盟(27國)粗鋼產量為1160萬噸,同比下降11.2%;其他歐洲國家粗鋼產量為370萬噸,同比下降7.7%;中東粗鋼產量為440萬噸,同比提高4.3%;北美粗鋼產量為960萬噸,同比下降3.7%;俄羅斯和其他獨聯體國家+烏克蘭粗鋼產量為790萬噸,同比提高11.5%;南美粗鋼產量為360萬噸,同比下降5.2%。
今年一季度鋼鐵需求經歷快速復蘇后,四五月份全球鋼鐵需求再次下滑。其中粗鋼產量排名前十的國家中,印度粗鋼產量為1120萬噸,同比提高4.1%;俄羅斯粗鋼預估產量為680萬噸,同比提高8.8%;德國粗鋼產量為320萬噸,同比提高0.2%;伊朗粗鋼產量為330萬噸,同比提高8.8%;其余國家均有不同程度下滑。在海外成材持續疲軟下,出口需求保持謹慎樂觀。
從出口國家來看,1-5月主要出口國家為印尼、印度、馬來西亞等,其中,印尼96.9萬噸,占比28.5%;印度49.2萬噸,占比14.5%;馬來西亞34.5萬噸,占比10.2%。
從出口量上來看,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幅較大有印尼、印度等國,其中印尼5月出口量18.5萬噸,環比增加9.3萬噸,增幅50%;1-5月出口量同去年相比增加72萬噸,增幅達74.2%。主要原因是印尼鎳鐵廠蘭炭需求量較大,出口印尼蘭炭資源明顯增加。疫情后印度經濟恢復較好,1-5月粗鋼產量同比增長5.7%,根據國際鋼鐵協會預測,預計印度鋼鐵需求2023年將增長7.3%,2024年增長6.2%。焦炭出口需求也將繼續保持增長趨勢。
價格方面來看,國內焦炭價格接連下跌,貿易心態轉向悲觀,多以出貨為準,雖然海外整體需求有所收縮,但國內焦炭在海外市場仍具備一定性價比,國內焦炭出口渠道相對穩定。5月焦炭出口訂單整體一般,焦粉焦粒出口訂單相對較好,月底也有減弱跡象;6月隨著國內市場預期向好焦炭市價格階段性觸底反彈,內外貿價差縮小,出口利潤下降,出口訂單難有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