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聚焦 > 滾動 >

重點聚焦!赫茨伯格提出的雙因素理論認為不能直接起到激勵的作用_赫茨伯格

2023-06-21 19:57:11 來源:互聯網

1、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美國心理學家、管理理論家、行為科學家,雙因素理論的創始人。


(相關資料圖)

2、 赫茨伯格在管理學界的巨大聲望,是因為他提出了著名的“激勵與保健因素理論”即“雙因素理論”。

3、 雙因素理論是他最主要的成就,在工作豐富化方面,他也進行了開創性的研究。

4、 20世紀50年代末期,他和同事們對匹茲堡附近一些工商業機構的約200位專業人士作了一次調查。

5、在調查訪問后他發現使職工感到滿意的都是屬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內容方面的;使職工感到不滿的,都是屬于工作環境或工作關系方面的。

6、他把前者叫做激勵因素,后者叫做保健因素。

7、 保健因素   保健因素的滿足對職工產生的效果類似于衛生保健對身體健康所起的作用。

8、保健從人的環境中消除有害于健康的事物,它不能直接提高健康水平,但有預防疾病的效果;它不是治療性的,而是預防性的。

9、保健因素包括公司政策、管理措施、監督、人際關系、物質工作條件、工資、福利等。

10、當這些因素惡化到人們認為可以接受的水平以下時,就會產生對工作的不滿意。

11、但是,當人們認為這些因素很好時,它只是消除了不滿意,并不會導致積極的態度,這就形成了某種既不是滿意、又不是不滿意的中性狀態。

12、 激勵因素   那些能帶來積極態度、滿意和激勵作用的因素就叫做“激勵因素”,這是那些能滿足個人自我實現需要的因素,包括:成就、賞識、挑戰性的工作、增加的工作責任,以及成長和發展的機會。

13、如果這些因素具備了,就能對人們產生更大的激勵。

14、從這個意義出發,赫茨伯格認為傳統的激勵假設,如工資刺激、人際關系的改善、提供良好的工作條件等,都不會產生更大的激勵;它們能消除不滿意,防止產生問題,但這些傳統的“激勵因素”即使達到最佳程度,也不會產生積極的激勵。

15、按照赫茨伯格的意見,管理當局應該認識到保健因素是必需的,不過它一旦使不滿意中和以后,就不能產生更積極的效果。

16、只有“激勵因素”才能使人們有更好的工作成績。

17、   雙因素理論促使企業管理人員注意工作內容方面因素的重要性,特別是它們同工作豐富化和工作滿足的關系,因此是有積極意義的。

18、赫茨伯格告訴我們,滿足各種需要所引起的激勵深度和效果是不一樣的。

19、物質需求的滿足是必要的,沒有它會導致不滿,但是即使獲得滿足,它的作用往往是很有限的、不能持久的。

20、要調動人的積極性,不僅要注意物質利益和工作條件等外部因素,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工作的安排,量才錄用,各得其所,注意對人進行精神鼓勵,給予表揚和認可,注意給人以成長、發展、晉升的機會。

21、隨著溫飽問題的解決,這種內在激勵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