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仿生無人機單次充電續航時間的吉尼斯世界記錄被西工大的仿鳥無人機成功打破,成為我國的無人機事業發展的一個里程碑。無人機時代已經到來,越來越精尖的無人機技術正在被攻克,越來越多的應用領域正在被開發。
無人機,實際上就是具有飛機形狀的遙控飛行裝置,主要由機身、動力設備、螺旋槳、錄音設備、攝像設備、遙控設備、傳輸設備以及感應設備等部件構成。
(相關資料圖)
西工大本次發明的仿鳥無人機屬于撲翼無人機,他是像昆蟲和鳥一樣通過拍打、撲動機翼來產生升力以便進行飛行的飛行器。當然無人在發展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技術難題。
隨著計算機、通信、人工智能等技術的飛速發展,制約無人機發展的技術難題將會逐一解決,高空、高速、長航時及微型化、智能化和隱身化的無人機系統層出不窮,無人機的發展將進入到一個新的時代。無人機技術的發展趨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遠距離、高速度、能隱身和可仿生性方向發展
美國“全球鷹”無人機,可從美國本土飛往全球任何地區進行戰略和戰役偵察。為延長其飛行時間,美國國防部已與波音公司簽訂了無人機燃料電池動力系統開發合同,希望新的燃料電池動力系統能使無人機在空中連續飛行數周。
同類型的無人機平臺還有美國的“全球觀察者”無人偵察機、以色列的“蒼鷺”TP無人機以及我國的“翔龍”高空長航時無人機。
2013年5月1日,美國波音公司和普惠公司聯合研制的X-51A型高超音速無人駕駛飛行器完成最后一次試驗,在試驗中達到了超過5馬赫的最高時速,共計飛行370s,距離426km。
2013年8月美國無人系統展上,納米仿生無人機尤其引人關注。納米仿生無人機是一種以昆蟲為靈感,采用納米技術的微小型無人機。在美國軍方設計的未來戰爭中,一大群“昆蟲機器人部隊”將在敵方無法察覺的情況下隨意進出防空系統層層布防的敵方領空進行偵察和攻擊。
控制系統向智能化、多機協同方向發展
無人機控制系統的關鍵技術包括自主起降、容錯控制、飛行中任務管理、協同作戰、自動目標識別、交戰和自主防御等技術。
多無人機自主協同作戰將在多個無人機平臺之間、傳感器與傳感器之間構架“橋梁”的作用,智能規劃和感知技術可使無人機在最少人工干預情況下有效地執行任務。
美國陸軍航空兵應用技術管理局發起了無人機協同作戰項目,羅克韋爾科學中心負責開發并驗證多無人機協同作戰能力。
自主協同作戰項目旨在對執行指定任務的無人機編隊的協同作戰性能進行研究和論證,其最終目標是應用先進的智能協同技術,以最少的人工干預使無人機群協作完成任務。
任務設備向全天候、高分辨率、遠距離、寬視角、實時化、小型化方向發展
無人機機載任務設備的探測距離將大幅度增加,具體表現在航空數碼相機向寬視角、高分辨、準實時成像、照相攝像一體化方向發展;高分辨率、高靈敏度、不用掃描成像的第三代前視紅外儀將在無人機上普遍應用。
數據鏈路向遠距離、安全保密、通用化、網絡化方向發展
無人機數據傳輸的距離和安全性歷來是研發重點,如果無人機的數據被敵方攔截,那么反而會起到相反的作用,隨著現在超視距衛星的發展,無人機的遠距離傳輸和傳輸的安全性也日益成熟。
無人機的測控站將實現系列化、通用化;數據鏈與通信的高數據率、高帶寬、低攔截概率、安全和全天候特性,使無人機與其他的有人駕駛戰斗機、無人戰斗機、其他平臺攜載的傳感器和地面站聯網,形成一個綜合的戰場態勢感知體系,滿足未來戰斗管理的需要。
從2012年起,美軍開始為MQ-8C“火力偵察兵”無人直升機提供新的多波段數字數據鏈數據鏈采用更小、更輕的組件,采用具有開放標準波形信號的無線電頻率技術傳輸數據和視頻流,集成組件是Cubic公司的多頻段微型收發器,可采用雙數據流同時傳輸Ku波段和C波段。
MMT和雙通道調制解調器組裝在一起,可放在陸軍士兵和海軍陸戰隊員的戰術背心里,數據鏈系統能夠將全動態視頻和數據從飛機傳送到地面部隊和水面艦艇,以便在作戰行動的前、中、后各階段提供實時的態勢感知能力。
武器系統向精確化、自主化方向發展
受無人機載彈能力和作戰環境的限制,供普通戰斗機使用的導彈武器并不適合無人機。不少國家開始為無人機研制體積小、重量輕、威力較小的精確制導彈藥。
無人戰斗機的武器系統將包括先進的導引頭、小型彈藥、定向能武器等。下一代導彈的導引頭可能依靠低成本的紅外成像或毫米波導引頭,具有發射后不管的自主能力。
民用無人機的應用發展趨勢
隨著無人機技術向民用領域的拓展,顯示無人機具有廣闊的民用空間。民用無人機的應用發展趨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民用測繪無人機將成為基礎測繪地理信息建設的主力軍。搭載高性能任務設備的測繪無人機可以快速獲取地面高分辨率數字影像,為地理信息基礎測繪建設提供高質量的原始數據,可廣泛應用于測繪4D數據生產、數字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設等領域。
民用無人機將成為應急搶險救援中災情信息獲取的最主要手段。民用無人機具有飛行高度低(可低于云層)、人員危險小、操作簡單快捷、成本低等優點,便于迅速趕到災區現場,及時獲取災情信息,同時也可以對災情損失進行精確評估。
民用無人機將全面改變未來信息化社會的面貌。民用無人機正向著實用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的方向發展,未來新一代民用無人機將與通信、計算機、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技術協同發展,融人社會生活方方面面,在不斷提高作業效能的同時擴大其應用范圍,全面改變未來信息化社會和人類生活的面貌。
軍用無人機的應用發展趨勢
無人偵察機仍是軍用無人機發展的主流。無人偵察機是最早運用于軍事應用的一種無人機,其現在和將來仍然是軍用無人機發展的主流,無人偵察機相比有人偵察機更具有軍事、經濟效益。
美國國防部空中偵察處已大量使用無人偵察機,減少對有人偵察機的依賴,準備逐漸用無人偵察機替換掉有人偵察機。現在,更多國家正積極發展新一代無人偵察機。
攻擊型無人機得到大力發展,實現查打一體化。許多發達國家已把攻擊型無人機看作21世紀空中打擊力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積極進行研制。攻擊型無人機的研制重點解決兩方面的問題:一是提高無人機的生存能力,攻擊型無人機大多是在環境十分惡劣的條件下作戰,必然會遭到敵方各種防空武器和敵機的攻擊,所以必須著重解決無人機的生存問題;二是注重解決無人機的長航時問題,因為攻擊型無人機在空中留時間越長,作戰范圍越大,對敵人的威脅也就越大。
隱形無人機將主導未來空戰。目前,新一代多用途、隱身無人機的研制,已成為世界各國軍隊新的研究和發展重點。
現代隱身技術和無人機技術結合而形成的新型隱身無人機,在隱身性能、生存能力、作戰主動權方面正在不斷提高,將在未來的戰場上與各種防空武器進行“終極對話”。
現代隱身無人機的隱身技術將在等離子體隱身、新型隱身材料、抑制可見光、紅外線反射等方面取得突破。
軍用無人機將在網絡中心戰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網絡中心戰是通過戰場各個作戰單元的網絡化,使分散配置的部隊共同感知戰場態勢,協調行動,把信息優勢變為作戰優勢,從而發揮最大作戰效能的作戰樣式。
無人機可以在網絡中心戰中實施信息搜集和精確打擊等多項任務,主要表現在戰場感知能力、通信中繼中節點、目標定位、精確打擊、毀傷評估等,已成為網絡中心戰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本次西工大研制的仿鳥型無人機將仿生、遠程監控和GPS定位有機的結合起來,如果應用在軍事領域,隱蔽性強,在執行偵查任務時,不容易被敵軍發現,可以作為戰爭中明亮的眼睛,發現敵情,做出有利的戰爭判斷。
隨著科技的進步,中國的無人機發展也是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西工大的仿鳥無人機打破吉尼斯紀錄就是一個有利的證明,相信隨著國家實力的日益強大,中國的無人機制造必將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好了,本期內容到這里就結束了,看完這期別忘了給我們點贊,關注和轉發。謝謝您的支持,下期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