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6月21日),CRO板塊為什么集體大跌?
越來越多的跡象表示,創新藥寒氣和疫情后遺癥正在擴大,已傳導至昔日有著“旱澇保收”之稱的CXO領域。@今日話題@雪球創作者中心@雪球達人秀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6月20日,藥明生物用暴跌17%正側面印證著這個事實,這一天是藥明生物投資者開放日,期間透露出來的一組數據挑動了市場的情緒。
截至2023年5月31日,藥明生物共有項目613個,2023年前五個月新增25個綜合項目,而2022年前四個月新增47個項目,同比明顯腰斬。再往前追溯,2020-2021年,藥明生物當年新增項目數量分別為103個、156個,照此頹勢發展,藥明生物今年新增項目將遠不如前。
增長放緩,究其原因,難逃整個全球生物技術融資環境疲軟等因素。管理層也做出了解釋,一是全球生物技術融資環境疲軟,尤其是中國;二是2022年基數較高,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相關項目需求激增的背景下。
實際上,藥明生物新增項目放緩僅僅是國內CXO行業的一個縮影。
在二級市場上,藥明系一向具有指向標的意義,代表著海外研發生產業務向國內轉移的景氣度。藥明系尚且如此,更多中小型CXO又當何處?
由此,裁員、欠薪、重組……各種優化調整開始顯現。如老牌CRO企業保諾-桑迪亞裁員約10%-15%,各個業務部門或多或少都有涉及;另一家老牌CRO春天醫藥也傳出欠薪等事項,總裁余四詳在致離職人員的一封信中坦誠“自2022年底以來,公司遭遇到資金流緊張的窘境,導致拖欠員工薪資的事態發生”;還有專注于基因療法CDMO服務的企業抱團避寒,如近日錦籃基因實現對五加和基因的戰略重組合并,并完成近億元Pre-B輪融資,本輪融資將用于提升AAV制品生產規模和商業化能力,支持錦籃基因新藥產品注冊上市。
這股火燒到了更多的CXO公司身上。
BY:E藥經理人
免責聲明:轉載內容僅供讀者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本文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如您認為本文對您的知識產權造成了侵害,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
風險提示:投資有風險,投資須謹慎。當您購買基金產品時,既可能按持有份額分享基金投資所產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擔基金投資所帶來的損失。投資不同類型的基金將獲得不同的收益預期,并承擔不同程度的風險。通?;鸬氖找骖A期越高,風險越大。敬請投資者在做出投資決策之前,仔細閱讀產品法律文件,充分認識本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和產品特性,充分考慮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理性判斷并謹慎做出投資決策。
$藥明康德(SH603259)$$康龍化成(SZ300759)$$凱萊英(SZ002821)$醫療創新ETF(SH516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