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動態 >

力推投資非洲銀行 深化中非經貿合作 環球快訊

2023-06-27 18:14:38 來源:華聲在線

廖永安 洪永紅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金融是國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建立金融穩定長效機制”“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提升貿易投資合作質量和水平”。中非金融合作是中非“十大合作計劃”的重要內容之一。目前,非洲各國銀行除泛非銀行外,大部分是歐美國家的銀行,中資銀行則很少,我國應加大投資非洲銀行力度,將金融服務向非洲拓展。


【資料圖】

投資非洲銀行意義重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有利于解決中非合作中的融資難問題。長期以來,中國對非融資資金來源較為單一,主要源于我國政策性銀行和國有銀行,大部分是我國政府資金,缺乏民間資本所具有的活力,造成對非投資融資難,比如湖南民營企業在非洲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融資困難。與此同時,中國對非融資資金流向較為集中,大多投資在資金需求量巨大的基礎設施建設、采礦、能源等行業,湖南具有獨特優勢的農業和加工業融資困難。并且中國在非企業盈利資金難以匯回國內,盡管湖南力倡易貨貿易,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易貨機遇少且規模有限,難以從根本上滿足資金回流國內的需求。

有利于增長中國對非投資規模。中非合作不僅局限于貿易領域,隨著我國對非投資的企業越來越多,這就需要提升非洲銀行國際化水平,提供更多國際化金融服務,從而吸引更多實體企業大步“走進”非洲。投資非洲銀行有助于跨國企業、當地中資企業降低海外經營風險、減少交易成本、緩解融資約束,促進企業研發創新與生產效率提升,進一步帶動中國跨國企業對非洲國家的直接投資。

有利于參與非洲未來發展。從中長期來看,非洲大陸具有非凡的經濟潛力。金融系統是現代經濟體系的核心,銀行業的發展有助于促進經濟增長,非洲銀行業的發展與非洲經濟發展相輔相成,發展前景可觀。

有利于助推人民幣國際化。中資銀行“走出去”與人民幣國際化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投資非洲銀行,可助推人民幣國際化。其一,中資銀行作為境外人民幣清算行,有助于提高人民幣在跨境貿易結算中的使用,進一步促進對外貿易投資便利化;其二,中資銀行立足非洲,可推動人民幣形式的對非直接投資,將人民幣資金輸出到非洲后有利于在當地形成人民幣市場,可為境外經營主體提供各項貸款融資服務,并鼓勵非洲個人、公司、政府向中國借入以人民幣計價的貸款,從而有效增加海外人民幣頭寸,擴大境外資金池;其三,可通過中資銀行在非洲發行人民幣債券,拓寬人民幣資金回流渠道。

中非合作論壇北京行動計劃(2007-2009年)提出,中方鼓勵中國金融機構在非洲設立更多分支機構,非洲方面愿意就此提供必要協助。投資非洲銀行應做到三個“充分”,即充分考慮自身的海外發展戰略、充分調研對應非洲國家的國情、充分預估銀行盈利前景,這也是投資非洲銀行的基礎。具體來說,應做到以下幾點——

重點布局經貿往來密切、中資企業聚集的非洲國家。中資銀行“走進”非洲,應重點服務于“一帶一路”建設、中非“十大合作計劃”,有效解決從事中非經貿投資企業的融資需求,同時為包括中資企業、個人在內的非洲客戶提供跨境人民幣服務,助推人民幣國際化。

推進對非洲國家金融投資環境的研究。非洲有50多個國家,各國經濟水平、政治環境和金融法治環境均不同,政府應組織各大商業銀行、企業、高校和律所,聯合推進對非洲金融投資環境的研究。

國有和民營銀行均可走進非洲。截至2022年底,湖南銀行業總資產達8.8萬億元,除國有銀行外,長沙銀行、湖南銀行等民營銀行也躋身中國100強銀行榜單,因而國有和民營銀行均有投資非洲的實力。由于大部分非洲國家經濟體量較小,而民間資本設立的民營銀行更具活力,所以民營銀行同樣有在非洲開拓的空間。

有效規范走進非洲的中資銀行。中資銀行在非洲國家經營須遵守當地的民商事、刑事法律法規,并遵守銀行監管機構的審慎性監管要求。這需要中資銀行重視兩個問題,其一是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架構,其二是挑選具有任職資格的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

漸進式有序推進投資。在對非洲銀行的經營方式、經營風格、經營政策和特點等不夠深入了解的情況下,可先以與非洲銀行合作的形式進入非洲,分期分批派出中方管理人員到非洲工作,熟悉當地情況,在實戰中培養人才,并控制投資非洲銀行的風險。待時機成熟時,再擴大投資規模,開辦中方獨資銀行。

(作者分別系湘潭大學黨委副書記、教授;湘潭大學中國-非洲經貿法律研究院院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