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動態 >

守1300多個日夜 她是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的車道“鐵娘子”

2023-06-24 15:00:34 來源:廣州日報客戶端


【資料圖】

“今天是端午節,很快就會迎來出境高峰,各崗位都要打起精神!”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是“澳車北上”唯一指定通行口岸,自政策實施以來,節日車流高峰已成為口岸常態。6月22日下午,為提前做好迎高峰工作,港珠澳大橋邊檢站執勤四隊民警王靜雯正一手拿著對講機溝通聯系,一手拽著大水馬布置外圍引流通道。

“雯姐,你等我來搬。”“不用,你忙你的。”王靜雯一點不嬌氣,作為港珠澳大橋邊檢站執勤四隊為數不多的女民警,她是出了名的“鐵娘子”。王靜雯所在的隊伍,主要負責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出境人員及車輛查驗,24小時執勤強度大,時間長,是珠海眾多口岸中執勤最艱苦的執勤隊之一。

“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不晴不雨一身灰”,一個班次下來,執勤民警沒有一個不是蓬頭垢面,渾身黏糊的。

加之出境車道方向夜間客流、車流多,熬夜是家常便飯,干這一角兒,別說是女同志,就是大老爺們兒也得咬牙硬挺。“要不要換崗?”上級領導曾經問她。“不用,堅持得住。”王靜雯不打退堂鼓。2019年至今,王靜雯在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最艱苦的崗位堅守超過1300多個日夜,期間她從沒想過要換崗,是在隊時間最長的女同志。

今年5月28日,澳車北上單日通關量首次突破4900輛次,刷新當時歷史最高紀錄。當日,整個口岸車燈如潮,非常繁忙,通關車流高峰持續到凌晨兩點。王靜雯那天正值輪休,但看見工作群里那車水馬龍的照片,她沒等上級通知,馬上就返回了崗位。在別人剛收到返崗通知準備出發的時候,她就已經穿戴好裝備在現場了。疏導旅客,驗放車輛,維持秩序....已有40歲的王靜雯從傍晚一直忙碌到凌晨,只在中間偶爾休息了片刻。隊領導怕她辛苦,身體扛不住,安排她次日休息。“明天你的班我先幫你上,就不要來了。”可第二天一早,她依然準時到場,沒有遲到一分鐘。

“靜雯特別能吃苦,在隊伍中起到了好的帶頭作用。”該隊教導員李賜生這樣評價她。在王靜雯的帶動下,愿意留在出境車道隊的“鐵娘子”越來越多。“誰說女民警不適合在車道?”出境車道隊的“她力量”已經成為口岸一道獨特的風景線。但時間就像桶里的豆子,抓給事業上的多了,剩給家人的就會變少。王靜雯和愛人都是移民管理警察,一人在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一人在拱北口岸。夫妻二人都在基層一線工作,倒班多,凌晨時分你上班我下班的情況經常都有。大女兒10歲,小兒子8歲,對兩個孩子照顧的疏忽成了夫妻的心頭痛。

“媽媽,這味道不對。”有一次王靜雯給孩子們做飯,發現他們都不愛吃。為啥?因為那段時間她太忙,沒時間回去,孩子們經常都在鄰居家蹭飯,別家的味吃習慣了。但警娃姓“警”,必須要堅強。孩子們雖然年齡小,但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下早早就學會獨立。尤其是大女兒,父母不在家,她就頂起家里的“半邊天”:整理家務,切菜做飯,輔導弟弟完成功課...只有10歲的她妥妥就是一個小大人。有些時候,父母沒空,小女孩還能自己帶著弟弟坐公交車上學。一個一米三,一個一米二,姐弟倆每次上車都是“全場矚目”。“我們一家都是女強人。”看著女兒的成長,王靜雯既自豪,亦內疚。女人是水做的,她們也是水做的,但警察是一個風格很硬朗的職業,警娃也是,她們只能把自己的“外殼”磨得粗糙一些。端午假期后不到一周就要“港車北上”,作為執勤四隊的業務教員,王靜雯趁著空隙時間抓緊整理“港車北上”業務的相關課件。“我這人沒啥特別的。”王靜雯一直覺得自己是個很普通的人,只是比別人多了些責任感。18載從警時光,王靜雯一直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這份責任與擔當。

(文章來源:廣州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