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聚焦 > 關注 >

比亞迪秦EV怎么樣及2020款小鵬G3多少錢_全球播報

2023-06-24 14:32:28 來源:互聯網

雖然標題是試駕體驗,但其實這不是一次真正的試駕,而是一場節電比賽。既然是節電比賽,我們就先說說全新秦EV的續航表現。

全新秦EV搭載的是自己的三元鋰電池,容量為53.1kWh,NEDC續航為421km,所以這次的比賽的終點也設在了421km外的濟南(從蓬萊出發),其中一半道路為順暢的國道、一半為高速。熟悉我們的網友都知道,哪怕節電比賽,我們還是會盡量模擬用戶的日常使用場景,但這次廠商限制得比較緊(主要還是怕續航不夠),所以高速只能跑80km/h,相當于模擬了非高速的使用場景。我們測試的結果是里程達到421km時,車輛續航顯示為74km,也就是說,如果不跑高速,這輛車的續航大概在500公里左右,用戶基本可以10天充一次電,我認為這個續航表現,大多數人應該是沒什么續航焦慮的。

接下來,再跟大家匯報下這輛車的動態表現。我們這421公里跑下來,全新秦EV給我最大的感觸是兩個字:完善?;旧衔以谄渌娷嚿嫌鲞^不好的地方,全新秦EV通通避開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首先,很多油改電的車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人機工學不好。因為底盤要布置大量的電池,自然會侵占車廂內空間,地臺就會被抬高,人坐在車內會覺得腿被架高了。而秦EV的做法比較聰明,它將車的底盤稍稍升高了一點,然后將電池直接墜在了地板的下方,這樣既不影響通過性,也不影響車內成員的乘坐體驗。唯一影響的,只是車抬高了以后,顯得輪圈比較小,影響美觀罷了。

另外,全新秦EV的動力系統很有親和力,秦EV共有三檔動力可選,分別是:ECO模式、運動模式、還有濕地模式(這個模式比較少用),其中ECO模式是最舒服的,柔和的動力體驗,很接近一輛1.6L的自然吸氣發動機;即便是運動模式也沒有過分暴躁,只是在踩下踏板的瞬間,會感受到電機的那種瞬間扭矩輸出,但不會像很多車一樣感覺拉不住,秦EV即便是地板電,我感覺依然在底盤、輪胎的控制范圍之內。

而電動車在調校上最容易出現的一個問題是,機械剎車和動能回收間的干涉,這輛車無論動能回收調到標準還是較大,只要不是ECO+較大模式,整個制動的過程都非常自然,和一個老手開燃油車沒有太大區別。而整套動力,我覺得唯一的槽點是電機的電流聲和散熱風扇的嗡嗡聲較明顯。

轉向有標準和運動兩項可調,但差別只是手感輕重而已,它的轉向手感,如果按一輛家用車的標準來說,是很輕松的。但如果按我們車評的標準,在質感方面還有一點欠缺。

底盤是我開過這么多電動車里,為數不多讓我感覺車輛沒那么沉重的一輛車,開起來和普通燃油版秦沒太大區別,并沒有感覺到下面墜著一塊很重的電池。當然,畢竟整車重量增加了所以懸掛調的是會硬一點點的,但我覺得日常家用或代步,依然是舒服的。

所以總結一下這輛車的動態,我覺得作為一輛家用車,這輛車是完全符合需求的,也是我體驗過的電動車里面相對比較完善的那一波。但它的問題是在質感方面的營造還不夠,當然這也有點奢求了,畢竟它的預售價格也只有13.98萬元。

至于形象方面,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前臉采用了最新的家族式Dragon Face設計語言,我認為在檔次感和設計感方面是不錯的。只是尾部的線條,再加上前面我說過這輛車因為底盤抬高了一點點,輪拱會顯得比較空,讓這輛車從后45°看會有點單薄感。

內飾就沒得挑了,無論是整體的設計,還是配置水平,我覺得都非常有檔次感。尤其是中控的顯示屏,雖然很多自主品牌也是這么設計的,但我覺得秦EV上的這塊屏幕無論是清晰度還是UI設計,都體現出了比較高的水準,不愧是比較早玩中控屏幕的廠商。

總結:

比亞迪全新秦EV這輛車,我覺得很符合它的定位和它的價位。首先它的續航在同價位里是相對較長的,而且更重要的是它的整體體驗很完善,在外觀、內飾上還能給到你一定的高級感。所以,我覺得這輛車是這個價位里比較務實的一個選擇。

經濟社會,我買東西信奉“一分錢一分貨”,花多少錢辦多少事,比如花20萬,我不信能買到一個值25萬的車。反過來,商家卻喜歡給我們物超所值的感覺,好讓我們掏腰包,特別是那些品牌不硬的商家。前些天,我試了2020款小鵬G3,感覺小鵬就是這樣的思路。這無可厚非,畢竟作為造車新勢力產品,小鵬G3還是EV,要打消多少層金主心中的多少層顧慮?不用點力是不行的。

說實話,小鵬一直強調快速迭代概念,我是不太信的,但這臺車的表現有點超出了我的想象。首先對一臺車來說,它給的整個駕駛體驗稱得上成熟穩健,比大部分“新勢力”,甚至一些自主品牌的SUV都好,其次在新勢力標榜的創新上,它也走在了前列,甚至它上面配的一些科技功能,對傳統企業來說40-50萬的車才會給。這臺車,在我看來駕駛和功能體驗值得肯定,但因為它是一臺純電動車,還是一款新勢力公司的產品,普通消費者接受它的概率大大縮小,以至于它今年截至9月底才交付了1.2萬輛,可見接受它的人并不多。

好開,不用去說但要去做

新勢力造車時間緊任務重,取舍是在所難免的,比如特斯拉就專攻自動駕駛和電驅系統,而蔚來將更多精力放在了服務上。他們的車都被詬病像科技產品卻不像車,阿里巴巴的移動事業群總裁俞永福就說自己現在不怎么開特斯拉,因為他發現這款車“互聯網部分都夠,但是最大的用戶體驗需要的是汽車的那部分,要走的路還很遠?!?/p>

講真,我以前沒試過小鵬G3,在試過model 3、ES8和EX5(威馬)之后,我并不對G3抱過高期待。為什么?籠統地說,它們都不能像成熟大廠那樣給我感覺自然的駕駛體驗,或多或少覺得是人在遷就車,而不是車在服務于人。畢竟即使配備L2,車還是要用來開的,一臺車不好開,對我來說就像一臺不能上網的智能手機,無法接受。

但是,不吹不黑地說小鵬G3的駕駛體驗做得挺好,轉向自然、電門線性好控、車頭靈活聽話、車尾不拖沓、底盤扎實穩健,不管是城市中低速堵車跟車還是高速,都是一副成熟持重的樣子。就像一位理解能力和執行力都到位的管家,能讓你開起來舒適自在,做到這一點對普通消費者來說,就是好開的車,千萬別小看了這一點,有的自主品牌做了10多年還沒能做到。

俗話說屁股決定腦袋,作為造車新勢力,小鵬不斷在宣傳的是G3的什么什么科技,但試駕一天下來,我的感受是小鵬對造車的理解是“汽車+互聯網”,做好車是本職,不用說但要做。小鵬介紹了自己的“底盤調校老師”是英國米拉公司,這家公司自稱有70年汽車開發相關經驗,提供車輛工程開發咨詢業務,看來米拉幫小鵬扎了個好馬步。

不過小鵬G3在駕駛體驗上也不是盡善盡美,要說不足就是這個2020款升級后的剎車略顯敏感,駕駛經驗多的人稍加適應就可以,但新手可能會覺得難以掌控。官方介紹強調,為了有更好的剎車效果,2020款G3前輪剎車升級為雙活塞卡鉗,后輪剎車尺寸以及剎車真空助力器的缸徑都進行了加大升級。

新科技這東西 用過就會離不開

小鵬整天宣傳G3的賣點,自動泊車、L2級別駕駛輔助,還有智能語音之類的互聯網功能。這些東西,在許多沒用過的人眼里大概率覺得是花里胡哨,博取眼球的,不過這些東西大概和家里的掃地機、語音助手什么的一樣,沒用到好的之前你會不屑一顧,用到好的你就會離不開了。

小鵬做互聯網出身,也非常重視軟件部分,說是想打造成自身競爭優勢也不為過。今年以來,小鵬進行了4次OTA,如下圖展示。有了這些算法的加持,試駕路線從廣州科韻路小鵬汽車總部到花都國王酒店,全程50公里,我試了一路2020款小鵬G3全速域自適應巡航駕駛輔助系統,提速平順、轉向自然,這套系統可以給老司機較高的信任感,這點是很難的,也是自動駕駛最需要克服的一點。

不足的是,這套系統仍然存在目前駕駛輔助系統普遍存在的兩個問題,導致它在車多的路況并不實用。第一是剎車,為了遵守系統設定的跟車距離,有時自動剎車會出現點頭,不太自然,雖說是基于安全第一的原則,但還是不能模仿人類駕駛員一樣,處理得更柔和一些;其二是跟車距離,它要保持至少50米的車距,以中國司機的習慣,中間目測加塞3-4臺車不是問題。

另外兩個我樂于享用的功能,比如駕駛座的智能座椅調節,日??梢援敵勺坞妱佑洃浌δ軄碛?。比如智能語音,我們常覺得一個人在車上用嘴說話很奇怪,也常說寧愿用手按一下,但我想這些都是基于過去我們體驗的語音功能不夠好,小鵬這套智能語音已經進化得更好,我倒是樂于讓它代勞,順便還可以逗趣一下它。

來到2020款小鵬G3,雖然說出來的還是這些新勢力創新的“老三件”,但真的體驗一下,又還是會覺得,這些功能優化過后,能帶來便利,就樂于接受它帶來的新體驗了。當我一天下來都用語音“辦事”后,回到自己的車上,覺得我車真的落后了,后浪已推到面前。

雖說現在大企業的配置也在持續下放,但在一臺車上配齊全速域ACC、座椅記憶、雨量感應雨刷、座椅加熱等等一系統舒適功能,還是要在30-40萬的車上才能看到。小鵬G3在裝備上,比向來以配置豐富為賣點的傳統自主品牌還要給力,而且這些還不是堆砌,用下來體驗還是不錯的。

動不動心和買不買 這是兩回事

一臺車,想賣出去,第一步要做的是打動消費者,我接觸小鵬G3一天,憑心而論我接受這樣一款車用來代步,短時間相處而言,在市區用用,不太會出現續航里程,可以舒適地開,可以用用最新的科技配置,隨便拉上幾個親戚朋友也沒問題?;蛘?,將它定位為城市用車(不考慮長途),或家庭第二臺車就挺合適的,購買成本不至于工薪階層夠不著,空間實用性不錯,能耗成本低。

但即使如此,以國人對汽車的理解,是花一次的錢,辦一切出行的事,還是很難接受它。不止是不接受小鵬G3,現階段電動車還是少部分人接受的新事物,續航焦慮、充電便利性、購買成本、二手車保值率都是一座大山,作為新勢力,小鵬還要不斷去提升自身的品質體系,創業不易,創業造車更不易,可留給他們的市場確又不多。

但是,如果橫比一下,會發現這臺車還是有優勢的。15-20萬元區間,在價位和尺寸定位相似的比如威馬EX5和廣汽本田VE-1,相比之下,小鵬G3行駛品質駕駛感在威馬EX5之上,配置又比VE-1豐富不少。如果你預算在這一區間,又正好打算買一臺電動SUV,我建議你先了解一下這臺車。

抱歉這篇文章我沒打算細說2020款小鵬G3的變化點,因為如果你甚至都不打算了解它,那我說那些細細的小點,又有什么意義呢?你一定不會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