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新京報訊(記者戴軒)穿漢服、學端午禮儀、品端午文化……端午節期間,北京市西城區文圖博場館將開展40余場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群眾文化活動。
6月22日上午,“和滿京城 奮進九州”2023年西城區端午節文化活動在什剎海街道海清苑院內舉辦?;顒庸卜譃槲幕莩?、非遺展示互動和端午節知識展覽三部分內容,在活動現場,市民還可以近距離觀賞包括北京鬃人、曹氏風箏、蠟果制作技藝、面塑等西城區非遺手工技藝項目傳承人的展示。
記者從北京市西城區了解到,今年端午節,西城區將組織40余場文化活動。除了區文旅局在海清苑舉辦的文化活動外,區圖書館開展系列端午知識講座和端午蓮蓬香囊制作活動,同時還邀請非遺傳承人為視障讀者帶來非遺體驗課——中國漆器“大漆寶珠”,帶領視障讀者體驗打磨工序,感知大漆文化;區青少年兒童圖書館舉辦“國潮端午 與‘粽’不同”活動,通過端午趣味詩詞、互贈五色繩、投壺刺五等特色活動環節,讓小讀者們在游戲中讀取傳統文化,學習傳統禮儀,愉快玩轉端午;區文化館在安徽會館和三慶園舉辦端午節戲曲演出;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館舉辦“‘艾’盈宣南、‘粽’情士鄉”親子活動,活動內容包括朱砂點痣、蘭湯祛穢、彩繩納福和手作艾草花束等,大家可以在這里穿上漢服,沉浸式體驗宣南士鄉的文化魅力,收獲一份節日儀式感;北京郭守敬紀念館舉辦“龍舟競渡艾葉飄香端午”非遺手作活動,騎行1797公里——跟著劉世昭的鏡頭看京杭運河展覽;福州新館舉辦“濃情端午 與‘粽’不同”主題活動;京報館舊址開展“濃情端午·粽情鄰里”非遺課堂活動,與宣南文化博物館聯合舉辦答題贏好禮活動,京報館舊址將在宣南博物館投放50張答題卡及50張拓印體驗券,觀眾答題成功后即可獲得拓印體驗券;沈家本故居舉辦“皂角樹下你和我”線上詩會和宣南市井半日游·探訪枕碧樓體驗活動;北京金石博物館舉辦非遺項目游園會,廣大市民和游客可以在活動現場體驗金石刊刻、碑拓藝術和書法等傳統文化。西城區各街道、社區也同時開展各類以端午為主題的群眾文化活動,讓更多的老百姓在家門口就可以參與進來,感受端午節日氛圍。
除了公益性文化活動,端午節期間,國家大劇院、梅蘭芳大劇院、國家話劇院、北京天橋藝術中心等西城區11家演出場所,將推出音樂劇、話劇、戲曲、音樂會等多種類型演出45場。
編輯 張磊
校對 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