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了,距離鯰魚那事,已經(jīng)過去了整整三個月,她仿佛真的游到?jīng)]有人煙的北極
很多人說,為什么國家不介入,不查查她呀?
【資料圖】
真不能怪國家,北極鯰魚身上的粘液,實在太多了,就好像一只滑溜的泥鰍
想想看,一個全國范圍內(nèi)的標桿城市,一個準世界級的城市,如果一下子薅完里面涉事的,會發(fā)生什么?
多少人為城市付出的努力,就因為一個鯰魚的口嗨,就有可能付之東流
但不能因為這樣,就不回應網(wǎng)民的質疑
無論走到多高的人員,有問題就嚴懲,這才是維護公信力,有問題不管才是對公信力無情的踐踏
為什么有那么多人在強調,如果沒問題,澄清一下,但對不實言論做出懲處;
如果有問題,也通報一下。鯰魚不倒,青天不寧。
為什么?和此前川大張某的事件一樣,
因為網(wǎng)民希望防止社會道德的下降。
如果對張某案輕描淡寫,對社會道德和文化造成的損害,肯定不亞于當年的彭于案。
彭宇中最尖銳的一句話是什么?
當時,王浩法官對著扶老人的鵬宇,說了一句話:不是你打的,你為什么扶?
這一次,張某案中最尖銳的一句話是什么?
是一句明顯沒有邏輯的話:我沒有受到侵犯,所以我不能維權?
彭于案當時告訴了社會什么樣的情況?
告訴社會,只要一個人年紀足夠大,即使他們違法,也不能拿他們怎么樣。
社會行善是有代價的,告訴社會,碰瓷幾乎沒有成本。
其后果是,當人們看到老人摔倒在路上時,無論是真的還是假的,他們都不會提供幫助。
如果張某在這起案件中逍遙法外,那就像是在告訴全社會,尤其是一些無良女,沒有必要為造謠誹謗男性付出代價。
幸運的是,張某現(xiàn)在基本上已經(jīng)社會性死亡。
這相當于告訴社會,沒有證據(jù)可以散布謠言,是需要付出代價的,而且代價非常高。
同理,北極鯰魚事件也應該如此,只要勇于承認錯誤,民眾會理解的,藏著掖著只會加深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