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眼睛上長了一塊‘肉’,看東西很模糊,是得了白內障嗎?”近日,來自湘陰的鄒大爺來到長沙愛爾眼科醫院就診,自述幾年前左眼的白眼球上就長有一塊小“贅肉”,之前比較小也就沒重視,但是最近發現這塊“肉”越長越大,已經出現視力模糊的癥狀了。
鄒大爺一直以為自己得了白內障,直到長沙愛爾眼科醫院角膜與眼表病專科主任李寬舒博士告訴他:“你看東西模糊不清,是因為眼睛上長了翼狀胬肉,不是白內障。”
最終,通過實施“翼狀胬肉切除聯合+結膜瓣移植+羊膜覆蓋術”,鄒大爺的左眼視力很快得到了恢復。
(相關資料圖)
什么是翼狀胬肉?
長沙愛爾眼科醫院角膜與眼表病專科主任李寬舒博士表示,眼角不知不覺長出一塊多余的肉,大多數患者都不知道是什么病,其實這是眼科常見病——翼狀胬肉,常見于戶外工作者,如漁民、農民、海員、交警、清潔工、民工、電焊工及中老年人等發病率較高。
因為對它不熟悉,常常會被錯認為白內障等其他眼部疾病。白內障是眼內晶狀體渾濁引起視力下降,而翼狀胬肉是一種結膜組織的增殖變性引起的病變,二者完全不同。
(翼狀胬肉輕、中、重度)
“翼狀胬肉也稱‘息肉’、‘魚肉眼’,常見于眼球內側或外側,也可能同時存在,因為形狀像昆蟲的‘翅膀’而得名‘翼狀胬肉’。”長沙愛爾眼科醫院角膜與眼表病專科主任李寬舒博士強調,翼狀胬肉是“眼睛慢性殺手”,從不痛不癢到視物模糊甚至失明,這個過程是不知不覺的,等到引起重視的時候,往往已經影響了視功能,甚至產生致盲的風險,迄今為止,“翼狀胬肉”尚沒有藥物可以治療,手術是治愈該病的唯一有效方法。
如何預防翼狀胬肉?
翼狀胬肉的發生與紫外線損害密切相關,眼睛應盡可能避免煙塵、風沙及陽光刺激,如無法避免,應戴上寬邊帽,并佩戴合適的太陽鏡;注意眼部衛生,有沙眼或其他類型結膜炎患者,應及時治療基礎眼病;同時應避免過度煙酒、辛辣食物、熬夜等。
(編輯ZS。)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 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