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聚焦 > 快訊 >

濰坊召開全市特種設備安全工作新聞發布會-全球頭條

2023-06-22 16:52:25 來源:齊魯壹點

記者 吳昊 見習記者 王冠儒

6月21日上午,濰坊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濰坊市特種設備安全工作新聞發布會。記者通過會上悉知,截至目前,濰坊市共有特種設備使用單位2.2萬家,特種設備總量達19.5萬臺,使用單位數與設備數均居全省第二。其中,鍋爐3042臺、壓力容器7.24萬臺、電梯7.14萬臺、起重機械2.44萬臺、客運索道1條、大型游樂設施217臺,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2.35萬臺,充裝單位自有氣瓶140余萬只,壓力管道1.2余萬公里。鍋爐、壓力容器、大型游樂設施數量全省第一。


(資料圖片)

濰坊市特種設備生產單位(含設計、制造、安裝、改造、修理)385家,移動式壓力容器和氣瓶充裝單位240家。全市現有各類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47個。其中,綜合性檢驗機構2個,氣瓶檢驗機構17個,安全閥檢驗機構20個,無損檢測機構7個,兩工地起重機械檢驗機構1個。特種設備數量分布與地方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關系密切,濰坊市設備數量最多的縣市區是壽光市35051臺,濱海20527臺、青州18662臺、諸城15449臺、昌邑12963臺、高新12955臺、高密11759臺、昌樂11449臺、安丘10480臺、臨朐10745臺、濰城9753臺、寒亭8341臺、奎文7996臺、坊子7376臺、峽山1174臺、保稅414臺,今年全市特種設備總量較去年同期增長1.6萬臺,增長8%。總體上看,濰坊市特種設備呈現出體量大、增速快、分布廣等顯著特點。

持續深入開展特種設備安全專項整治。堅持問題導向,加強對風險高、發生問題影響大的特種設備的專項排查整治工作。開展化工企業特種設備安全隱患排查專項行動。集中組織對全市使用特種設備的372家化工企業進行全覆蓋隱患排查,檢查全部引入專家參與,發揮專家技術優勢,提高檢查工作質量,市市場監管局組織成立3個檢查組,對50家化工企業實施重點檢查。對發現的問題隱患逐一建立隱患臺賬、實行銷號治理。目前,全市已累計檢查單位270家,查處問題隱患905處,立案調查8起。

組織開展學校特種設備安全專項整治。聯合市教育局集中利用一個月的時間,對全市學校進行了全覆蓋檢查排查,排查使用特種設備的學校237家,檢查特種設備860臺,查糾問題130處,查辦違法案件2處。

組織開展景區特種設備檢查。聯合市文旅局,對全市重點旅游景區大型游樂設施、客運索道等特種設備進行專項監督檢查,累計檢查景區44個,檢查大型游樂設施、景區觀光車、壓力容器、電梯等共354臺,查改問題隱患20處。

開展作業人員無證上崗專項整治。明確特種設備作業人員配備標準,組織對需持證上崗特種設備逐個單位梳理排查,摸清應持證上崗特種設備底數和人員持證情況,加大整治工作力度,結合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系統企業端平臺應用,做好人員持證上崗落實工作,全市市場監管部門共出動檢查人員4742人(次),監督檢查使用單位2214家,查出問題68項,立案6起。

開展建材行業快開門壓力容器安全聯鎖裝置專項排查。針對快開門壓力容器聯鎖裝置失效問題,在全市組織開展建材行業快開門壓力容器安全聯鎖裝置專項排查,累計檢查建材生產企業32家,檢查快開門壓力容器238臺,查處問題單位2家。

組織開展嚴重事故隱患排查整治。立足治大隱患、防大事故,研究制定特種設備安全嚴重隱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明確16項重點排查內容,按照企業自查、部門集中執法檢查步驟,嚴密排查整治嚴重事故隱患。組織開展縣市區之間交叉檢查,成立16個組,由局領導帶隊,每月赴縣市區開展指導檢查,確保檢查工作走深走實。

開展檢驗檢測質量專項抽查。針對檢驗不規范問題,組織開展檢驗檢測質量抽查行動,重點打擊出具虛假報告違法行為,抽查綜合性檢驗機構2家,抽查檢驗現場15處,對一家綜合檢驗機構違規檢驗問題進行了立案調查。

做好重要節會特種設備安全工作。突出加強元旦、春節、五一、清明等節日期間特種設備安全工作,重點加強節日期間運行頻次較高的大型游樂設施、客運索道和旅游觀光車輛以及車站、商場等人員密集場所特種設備的監督檢查,確保人民群眾安全過節。扎實做好重要展會等活動特種設備安全保障工作,先后完成智慧農業博覽會、電子商務博覽會、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等重要節會活動保障任務10余項。

全面加強特種設備安全智慧監管。建立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信息化系統。全市特種設備全部錄入系統管理,實施分區清單管理和以定期檢驗等為核心的分析、預警和動態監管,全力做好應檢盡檢工作;依托該系統積極推進信息管理系統企業端應用,實現企業主體與監管部門數據交互對接,實施電子巡查,實時查看特種設備數據信息,在線辦理特種設備安裝告知、檢驗申報等工作,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與設備在線關聯匹配管理,對未及時申報檢驗等情形實現自動預警提醒。

全面推進實施使用登記證書和檢驗報告電子化及全程網辦。企業無需出門即可實現辦理使用登記、報檢、繳費和報告領取辦理,實現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全面加強電梯智慧監管。96333電梯應急處置服務平臺有效運行,今年以來累計接聽電話2700余個,處置故障436起,電梯困人救援效率大幅提升。積極拓展96333電梯應急處置服務平臺功能,有序推進電梯智慧維保和電梯“一鍵救援”工作,全面加強和改進電梯維護保養和困人救援,凈化電梯維保市場,規范維保行為,提升電梯困人救援能力和水平。

積極探索推進叉車智慧監管。鼓勵推廣應用人臉識別與設備啟動自動控制關聯技術,用智慧化手段杜絕無證操作和人車不匹配問題,鼓勵叉車使用單位采用加裝雷達等裝置實現緊急制動,通過安裝視寬燈、倒車影像等方式實現運行警示,有效提高叉車安全運行水平。

持續加強特種設備安全教育培訓。開展特種設備安全巡回宣講。邀請特種設備安全專家,對各縣市區全覆蓋開展特種設備安全巡回宣講活動,通過觀看安全生產警示教育片、專家授課,先進單位經驗介紹,全面提高基層監管人員和特種設備相關單位負責人安全意識,提升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和管理水平。開展特種設備安全專題宣講。結合特種設備工作實際,堅持重點原則和問題導向,通過精準分析研判,確定針對化工企業特種設備、氣瓶充裝、鍋爐、快開門壓力容器、機電類特種設備安全使用等五個重點專題進行專題宣講,邀請專家授課,重點講解使用管理要求和注意事項,明確使用單位主體責任,切實提高相關單位安全意識和管理能力。扎實組織開展安全生產月宣傳活動。組織認真學習關于安全生產工作重要論述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及創新性制度措施,成立特種設備安全服務隊,積極開展以送政策、送服務為主題的進企業宣傳活動,開展以電梯和大型游樂設施安全為主體的進社區、進學校宣傳活動,教育引導人們安全文明乘坐電梯和大型游樂設施,開展應急演練暨觀摩活動,提升應急處置能力,積極加強與新聞媒體特別是融媒體等新興媒體合作,擴大宣傳覆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