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感謝你們,要不然我們真不知道怎么辦才好?!痹谡{解協議書上簽字后,華先生不停地向調解人員表示感謝。
日前,在杭州市桐廬縣鳳川街道“石榴紅調解室”中,藏族青年普瓊、卓瑪主動調解一起矛盾糾紛。前幾日,華先生的孩子在上學期間被同學推倒,導致牙齒損壞。但在解決此事過程中,多次協商未果,多方僵持不下。于是,由鳳川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選派的調解員普瓊、卓瑪與該街道司法所所長鮑曉波共同商討案情,積極參與糾紛調解。通過多方溝通,當事人雙方達成調解協議。
在鳳川街道,像普瓊、卓瑪這樣的“紅石榴”調解員、志愿者還有不少。目前,鳳川街道擁有外來流入人員10萬余人,是戶籍人口的近三倍,是一個典型的人口倒掛街道,有苗族、侗族、彝族、土家族等41個少數民族的7000余位居民匯聚于此,成為了“新鳳川人”。
如何尊重差異,破解少數民族的融入成長難題?鳳川街道創新打造“之江同心·石榴紅”家園來撬動城市民族工作,以各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為重點,堅持把城市民族工作與基層治理、基層黨建、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相融合,讓各族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共建美好家園。
鳳川街道荇塘新村小區內,穿過綠樹成蔭小徑,就到了那曲籍大學生米珠拉姆的“家”?!澳憧矗蛷d、雙衛、廚房、活動室都有,家電一應俱全,周邊生活配套服務豐富,我們在這里住得很舒心、舒適。”米珠拉姆在此住了三年,“亞瓊!亞瓊!”(藏語“謝謝”)她由衷感慨道,在這里,她們這些“外來人”被當成家人照顧。
“女兒最期待的還是每周一次的專題課程和每月的親子外出主題活動,能讓我們更好地認識桐廬。”苗族居民葉洪萍笑著說。暑假來臨,孩子們在“之江同心·石榴紅”家園里有老師陪著學習和游戲,讓家長安心工作。
針對少數民族的孩子課后及寒暑假無人看管的難題,鳳川街道通過“課后托管+寒暑假小候鳥班”形式開展鄉村復興少年宮活動,充分拓展服務內容,涵蓋剪紙、書法、繪畫等課程。其中,桑園村“四點半課堂”學后托管已經堅持了十余年。
與此同時,鳳川街道還運用多平臺,強化為民、便民、安民功能,為各族群眾辦理事項、了解政策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務。通過為各族群眾提供居住證辦理、動態更新就業、出租房信息等服務,幫助其解決就業就學、租房租賃、社會保障等實際困難,并建設法律援助服務團,對各族群眾法律援助做到應援盡援。
鳳川街道黨工委委員詹水德介紹,街道組織舉辦了“桐那一家親·喜迎藏新年”“石榴結籽心相連·民族團結共歡慶”“民族青年人才伙伴行”“鳳川街道復興少年宮之外來務工子女暑期素質提升班”等一系列促進民族團結的活動,同時成立“石榴紅志愿服務隊”“西藏那曲在桐就業聯絡服務站”“石榴紅調解室”等民族團結社團組織,引導各民族代表人士參與到轄區經濟社會發展的議事活動中,共商共建社區事務。在各類活動和服務中,為各族群眾營造了“第二故鄉”的氛圍,也為街道發展留住了越來越多的建設者。(黃蓉萍、何維城)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