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好人”代表獲贈洛陽禮物
(資料圖)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不是天生的英雄,只是挺身而出的普通人。他們來自天南海北,年齡不同、職業不同,但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好人”。
昨日,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好人榜”發布儀式暨全國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在我市舉行。經各地推薦、網友點贊評議和專家評審等環節,共有150人(組)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身邊好人光榮上榜,我市洛寧縣長水鎮西長水村符少武名列其中。
開城門,迎“中國好人”
“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當日9時,伴隨著孩子們的誦讀聲和隆隆的鼓聲,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好人”歡迎儀式在隋唐洛陽城應天門遺址博物館拉開帷幕。
在活動現場,主持人首先公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好人榜”評選結果:經過基層干部群眾和各地各單位推薦,共有249人(組)候選人通過中國文明網進行事跡展示,接受5627萬名網友點贊評議,最后經過專家評審,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好人榜”共有150人(組)光榮上榜,其中有49人作為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好人榜”上榜人物代表來到活動現場。
“開城門,迎‘中國好人’!”在一聲鏗鏘有力的口令下,碩大的應天門城門緩緩開啟。伴隨著擂鼓聲,49位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好人榜”上榜人物代表按照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5個類別分組,依次從紅毯上走出城門與觀眾見面,引得一陣陣熱烈的掌聲與歡呼聲。
“中國是禮儀之邦,在古代,城門的開啟是一項重要的儀式。應天門是隋唐洛陽城宮城正門,在此用開城門的方式歡迎‘中國好人’的到來,稱得上‘最高迎賓禮儀’了。”應天門遺址博物館相關負責人說,這是應天門首次為“中國好人”而開。
洛陽禮物,贈“中國好人”
每一位“中國好人”的背后,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在亮相的49位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好人榜”上榜人物代表中,有保護高原瀕危物種30多年,為青海湖生態環境提供技術保障的農業推廣研究員祁洪芳;有捐肝救父,感動千萬網友的“00后”大學生李嘉誠;有撿到10萬元現金悉數奉還,拾金不昧的環衛工人唐建鋒……這些來自各行各業的平凡人,用最樸素的心,做了一件件不平凡的事。現場觀眾點贊說:“他們才是真正的榜樣!”
“中國好人”代表留影
在活動現場,每一位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好人榜”上榜人物代表都會獲得兩件洛陽禮物。其中,一件是由全國道德模范代表張玉滾、黃久生、李江福贈送的“道德傳家寶”——洛陽牡丹瓷;另一件是由“新時代好少年”代表路子寬、賈永升及我市學生代表敬獻的洛陽牡丹鮮花。
“牡丹雖美,但花期短暫,洛陽牡丹瓷是‘永不凋謝的牡丹花’。國瓷國花,永恒綻放,象征著好人們的執著信念也將生生不息,代代流傳。”在介紹這兩件洛陽禮物時,主持人這樣說道。
尚德洛陽,好人輩出
活動結束后,49位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好人榜”上榜人物代表受邀參加“禮遇巡禮”活動,大家在隋唐洛陽城國家遺址公園內參觀、學習、交流,隨后乘車前往中信重工焦裕祿事跡展覽館、澗西區重三社區等地,與群眾面對面交流,分享他們的好人事跡。
當日,在全市各地,廣大干部群眾通過電視、手機等方式認真收看直播。大家紛紛表示,將汲取“中國好人”的榜樣力量,以“中國好人”為標桿,向榜樣學習,向模范看齊,在敬業奉獻中踐行初心使命,在無私奉獻中詮釋忠誠擔當,用實際行動傳承好人精神。
近年來,我市堅持面向基層、面向群眾,積極開展身邊好人、道德模范、文明家庭等選樹活動。截至目前,我市共評選推薦各級各類身邊好人418人、道德模范121人、文明家庭613戶。全市共涌現出全國道德模范及提名獎獲得者3人,涌現出“中國好人”39人、“河南好人”73人、“洛陽好人”287人。
“這次‘中國好人榜’發布儀式選在洛陽舉行,既是認可,也是機遇。”市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市將以此次活動的舉辦為契機,持續開展身邊好人、道德模范、文明家庭等榜樣選樹和幫扶禮遇活動,大力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濃厚氛圍,進一步叫響洛陽“好人之城”品牌。
中國文明網副總編輯郝瑞珩,省委宣傳部副部長、一級巡視員趙云龍,省委宣傳部二級巡視員葛衛華,市委常委、秘書長王軍等出席活動。(洛報融媒·洛陽網記者 劉嘉儀 通訊員 陳志強 郭萌萌/文 洛報融媒記者 曹龍飛 劉巖峰/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