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原標題:肇源縣以旅游為“媒”,助力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提質增效
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連心橋”
旅游業不僅是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也是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臺。近年來,肇源縣依托西海濕地公園等景區資源、蓮花節和草原文化節等系列活動,通過講好肇源故事、唱響肇源聲音、展現肇源形象等方式大力發展旅游產業,以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助力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提質增效,推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持續浸潤人心。
夯實旅游發展“奠基石”,提升旅游服務質量。成立提高旅游服務質量工作專班,制定《肇源縣旅游服務質量提升年活動實施方案》,開展“文明旅游、你我同行”宣傳活動、從業人員“服務質量提升”能力評比活動、“旅游熱點問題”征集等活動,緊緊圍繞“食、住、行、游、購、娛”旅游六要素,打造“管理水平提升、旅游品牌提升、景區質量提升、公共設施提升、問題整改提升”五大提升工程,強化旅游市場監管,深化行業教育培訓,優化行業服務環境,促進旅游業提檔升級。
豐富文旅品牌“資源池”,打造精品文旅活動。培育品牌活動載體,依托春季運動健康節、夏季蓮花節、秋季豐收節、冬季冰雪節,確立肇源四季旅游品牌,著力打造肇源“周末休閑游,四季好去處”的精品旅游線路。成功舉辦肇源蓮花節、肇源冰雪節、肇源半程馬拉松賽、肇源開江節、百米長卷繪肇源等特色文旅品牌活動,推動文旅深度融合發展。
強化文旅宣傳“擴音器”,建設文旅宣傳矩陣。肇源縣堅持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貫穿到文旅活動全過程,精心策劃“游在肇源”“食在肇源”“玩在肇源”等系列宣傳短片,利用公眾號平臺、云廣播、企業電子屏等媒介開展“文明旅游,你我同行”宣傳活動。“蓮花節”系列活動被新華社、香港商報、央視新聞等主流媒體多方報道,進一步將肇源故事講到全國。
注入文旅經濟“催化劑”,推動縣域經濟發展。以旅游服務質量提升為抓手,發揮文化賦能優勢和旅游帶動作用,依托民意大廟、茂興三岔河等旅游項目,打造獨具特色的產品和縣域文旅IP,以“文旅搭臺”實現“經貿唱戲”,將文旅“軟實力”轉化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硬實力”。2022年,共接待縣內外游客391.2萬人次、同比增長17.7%,實現旅游收入5.1億元、同比增長19.9%。2023年蓮花節開幕式當天,簽下魯源日升二期生物制藥產業園等4個招商項目,總簽約額12.7億元,以旅游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動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大慶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肖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