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未來智庫
報告出品方/作者:東北證券,王瑋,陳科諾
(資料圖片)
3.國內甘蔗種植減少,糖內外價差出現倒掛
3.1.甘蔗產量逐年下降,進口糖依賴逐漸增強
甘蔗產量逐年下降,廣西占據約 70%產量。我國的糖料作物以甘蔗為主,每年榨糖 量超過我國食糖總產量的 80%。我國的甘蔗種植地主要分布在南部熱帶和亞熱帶地 區,96%的甘蔗產量集中在廣西、云南和廣東三省,其中廣西是我國甘蔗的主產地, 占據我國 70%左右的產量,云南和廣東分別占 15%和 12%。甘蔗收益常年低下, 2014 年甚至處于虧損狀態,反而以柑桔為代表的水果種植收益逐年攀升,2021 年我 國柑桔每畝凈利潤為 2819 元,而甘蔗每畝凈利潤僅 266 元,兩者顯著的差距驅使 部分蔗農逐漸轉向種植其他水果。因此 2013 年之后我國甘蔗的播種面積逐年下降, 由 170 萬公頃降至 2021 年 132 萬公頃,甘蔗產量也同步下行。
供需差不斷擴大,進口依賴程度高。我國食糖產量經歷早期波動后,2017 年后基本 保持穩定在 1000-1100 萬噸產量,而食糖的消費量一直保持著增長狀態,2000 年以 來 CAGR 為 3.3%,而產量 CAGR 僅 2.4%,因此整體供需差不斷擴大。為滿足國內 消費需求,我國糖進口量自 2007 年以來快速增長,對外依存度逐年提升。根據海關 總署,我國近三年的進口量均超過了 500 萬噸,其中巴西是我國主要的食糖進口國, 2022 年的進口量達到 418 萬噸,占總進口量的 79%。目前我國糖的進口實行配額制 度,對 194.5 萬噸關稅配額量內的進口食糖征收 15%關稅,而配額外的征收 50%關 稅。另外,在食糖產量顯著歉收的年份(2005/06、2009/10、2010/11 和 2016/17 榨 季),國家會通過投放國儲糖增加市場上的食糖供應。2016 年以來,我國糖持續在 去庫存過程中,2021/22 產季庫存消費比降至了 36%。
受不利氣候因素影響,2022/23 季糖產量繼續下降。2022 年上半年持續的持續低溫 陰雨對廣西甘蔗出苗造成較大影響,而六月份出現的跨年度旱情更是導致甘蔗出現 大面積減產,全榨季的甘蔗入榨量同比大幅減少 900 萬噸,最終導致全國糖產量出 現下滑。2022/23 制糖季,我國共生產食糖 897 萬噸,比上個制糖季減少 59 萬噸, 連續兩季減產。
3.2.內外糖價趨于一致,倒掛嚴重有望修復
切斷白糖走私通道,利于糖價市場化波動。由于國內外糖價差帶來的套利空間,過 去我國糖走私現象較為嚴重,根據商務部 2016 年新聞指出,我國每年有多至 100 萬 噸糖走私到中國。走私糖不僅增大國內食糖供給量,同時其低廉的價格嚴重擾亂了 國內糖業的市場秩序,對我國糖價形成抑制,有損糖農的利益。隨著近幾年來我國 加大對走私糖的打擊力度,各省市海關屢屢查獲走私案,糖走私現象得到明顯打壓, 使得我國國內糖價與國際糖價走勢更趨一致。
國內拋儲平穩糖價,但內外價差已出現嚴重倒掛。根據商務部數據,2020 年至今國 際糖價經歷了一輪快速上漲其,累計漲幅達到90%;而同期國內食糖價格漲幅僅25%, 遠低于國際漲幅,主要系國內拋售儲備糖平穩糖價所致。但目前配額外的進口糖價 與國內現貨糖價的價差持續拉大,內外價差倒掛超過 1500 元/噸,配額內價差也曾 一度抹平。如果國際糖價維持高位,我國糖價未來或出現價格修復行情。
4.重點企業分析
4.1.中糧糖業:國內龍頭食糖企業,坐擁豐富資源優勢
內龍頭食糖企業,全產業鏈一體化經營。中糧糖業是中糧集團食糖業務專業化整 合和產業化發展平臺,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安全、健康、高品質的食糖產品。公司 的主營業務分為食糖和番茄兩大板塊,其中食糖是公司的主要業務,2022 年貢獻了 超過 90%的收入。公司在國內外建立了完善的食糖產業布局,擁有從制糖、煉糖、 貿易到倉儲物流的全產業鏈運營模式,目前國內最大的食糖生產和貿易企業,2022 年的食糖經營量達到 465 萬噸,經營規模占全國消費總量的 31%。隨著業務的穩步 發展,公司收入規模保持穩步增長,2022 年實現營收 264.4 億元,過去五年復合增 速為 10.8%,同年實現歸母凈利潤 7.4 億元,同比增速達 43.1%。
坐擁豐富資源優勢,打造全方位營銷體系。公司構建了“國內+國外”的運營模式, 擁有國內外豐富的優質糖資源。制糖方面,公司在國內廣西、云南等產糖優勢區域 擁有 13 家甘蔗、甜菜制糖企業,年產食糖 70 萬噸;同時公司在海外運營著位于澳 大利亞具有優勢的北昆士蘭州熱帶雨林區域的制糖企業 Tully 糖業,年產原糖 30 萬噸;煉糖方面,公司是我國食糖進口的主渠道,目前擁有超過 200 萬噸/年煉糖產能, 穩居國內行業首位,隨著未來漳州糖業建成投產后,公司煉糖產能將進一步增加 35 萬噸/年。
另外,公司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了全方位、立體化的經銷商網絡和完善的經 銷管理體系,并且依靠遍布全國的專業物流公司和 20 多個中央直屬儲備糖庫的先 進倉儲設施,公司擁有覆蓋全國 20 多個省、直轄市的物流配送能力以及超過 220 萬 噸的倉儲能力,充分保障公司產品的覆蓋范圍和高效快捷的物流能力。
4.2.南寧糖業:剝離資產提高效益,品牌客戶優勢明顯
南寧糖業是以制糖為主業、發展多種經營的大型國有企業。公司是廣西規模最大的 糖業生產經營企業之一,主要從事以白砂糖為主導產品的機制糖的生產與銷售, 2022 年公司制糖業務貢獻了 63%收入。同時,公司積極探索業務的多元化發展,打 造出“醫養健康”、“環保紙模”和“智慧貿易”三大非糖業務板塊,包括無塵紙、 醫用口罩、一次性可降解餐具等產品以及倉儲物流、電子商務生鮮冷鏈配送等服務。 由于公司收入結構中自產糖占比較高,因此容易受糖價波動的影響,2017 年以來國 內糖價處于下行期,期間公司營業收入也有所下滑。隨著今年以來行業景氣度開始 上行,同時公司通過處置低效無效資產實現成本的優化,2023 年一季度公司實現收 入和利潤分別 11.7 億元和 940 萬元,同比分別增長 45.0%和 118.1%。
品牌技術優勢突出,大型客戶深度合作。公司一直致力于品牌形象的樹立,目前已 成功打造“云鷗”、“明陽”、“古府”等白砂糖品牌,其中“云鷗牌”、“明陽牌”白 砂糖均是“中國名牌產品”,具備較高的行業知名度。公司先進的制糖工藝和領先的 技術裝備助力產品在各項感官、理化和衛生指標均符合和高于國家標準要求,而公 司所生產的亞法一級白砂糖在 2022 年全國糖業質量評比中連續 20 年榮獲第一名, 產品深受國內外高端食品和知名飲料企業青睞。目前公司食糖的銷售區域遍布全國 各地,并與海天味業、加多寶、娃哈哈等大型食品飲料企業以及一些大型糖類專業 經銷商建立了多年的合作關系。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我們的任何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