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狂人馬斯克不但是個“科技怪才”,也是個“商業奇才”。如今他涉及的科技和商業領域已經相當廣泛,路上跑的有他的特斯拉電動汽車,軌道交通有正在試驗的超級高鐵,天地運輸有獵鷹火箭、龍飛船和星艦,就是空中交通方面還沒有建樹,這不,就要有了!
(資料圖)
6月17日,馬斯克在推特上發文稱:到2050年,特斯拉飛機將會飛遍全球。還問說您想坐上這種飛機嗎?
馬斯克要造飛機,這消息不是第一次出現了,實際上他早有造飛機的雄心,去年就說過要造電動飛機,后來沒了下文,原因可能是他沒有足夠的精力去做這件事情,本來他在當時也說了,如果精力允許他就會推出電動飛機。如今再次提出要造飛機,說明他一直有這個打算。
憑借過人的商業能力和雄厚資本,馬斯克要造飛機還真能做成,大家都知道馬斯克吹過很多牛,但他吹的牛基本上都實現了!所以他要造飛機也并不讓人驚訝!但讓人驚訝的是——他隨著推文一起展示的那張飛機圖片,讓人越看越覺得別扭。
這款飛機看上去看上去相當怪,一個機頭卻有兩個機身,然而機身外側又沒有飛機翅膀,兩側的尾端卻又向外伸出一部分,怎么看都會覺得這飛機很另類,難道這就是馬斯克將要打造的飛機嗎?
這種飛機的后上方有兩個傳統式的大涵道比噴氣式發動機,可見這款飛機并不是他以前說的電動飛機,但是該飛機設計成這個樣子貌似又不符合空氣動力學原理,現在的飛機設計已經向著翼身一體化發展,這款飛機雖說也是翼身一體,卻又仿佛并不合理。
翼身一體化的設計通常都是從中間的機身部位向兩端延伸的過程中由機身變成機翼,這樣更符合在空中飛行時的升力體設計,既增加了飛機的內部空間,可以多拉客拉貨,又增加了飛機的燃油儲放空間,可以讓飛機的航程更遠,更重要的是可以更完美的利用空氣動力學原理,讓飛機飛得更快更穩,并節省燃油。
然而馬斯克貼出來的飛機圖片卻并不是這樣,其飛機的兩側根本就沒有機翼,而且兩邊是兩個機身,呈大約30度銳角向兩邊展開,機身并未扁平化,而是圓筒狀,其尾部又向外延伸出一段尾翼(或做機翼用),尾翼外側有外飄的垂翼。看上去宛如一個正在向前跳躍的青蛙。
馬斯克配圖中的這種飛機其實并不是最新出現的設計,也不是他新組建的飛機研發團隊設計的,而是荷蘭航空于2019年推出的V型全新概念飛機——Flying-V,這種飛機呈V字狀,極具科幻氣息,完全打破了傳統飛機的形狀,機身就如同機翼,乘客被安排在機翼(也是機身)上,這種形狀的飛機之前是聞所未聞。
Flying-V飛機由荷蘭航空與臺夫特理工大學合作打造,翼展65米,自重比空客A350更輕,可乘坐314人,尾部的貨艙容積達160立方米,空氣動力效率增加15%,飛行時可比傳統飛機節油20%左右。
這款飛機使用兩個節油型渦扇發動機,未來很可能會安裝純電驅動的渦扇發動機,之前馬斯克就說過要打造電動飛機,這或許正是馬斯克選用這款飛機圖片的原因。
那么這款飛機真的很好嗎?其實未必!從模擬圖上來看,雖然其介紹稱機身就是機翼,但看上去其實是只有機身沒有機翼,因為機身沒有做機翼化的升級體設計,看上去就是渾圓的機身,這會導致其飛行時迎風面積太大,風阻系數極高,發動機吃力又費油,速度也不會很快。
該設計還是一個機頭兩列機身,把機身布置到飛機兩側,前端又沒有外延的機翼加以平衡,也會導致飛機的前端和兩邊重量太大,飛行時會很不穩定,機身前端的兩側也沒有可提供升力的機翼,機頭部位也沒有機翼化,飛行時無法提供升力,阻力卻很大,而單靠尾部的機翼提供的力量又是很難抬起機身前部的。
再者,由于前端沒有機翼,飛行時機身前后左右受到的應力都需要飛機發動機和尾部的尾翼去消化,這不但對機身材料的要求極高,也有可能導致發動機與飛機連接處乃至飛機機身出現斷裂的情況。
所以,這種設計雖然別出心裁,但機體設計并不合理,穩定性和安全性也都不高,飛機的升力體設計并不理想,推測它甚至都很難從地面上飛起來,即便能起飛,也很難在飛行過程中保持平衡,一旦遇到垂直切變風,飛機很可能會豎直下落,并且很難重新抬頭飛行。
但馬斯克選擇了這種飛機作為配圖,也有可能是他的團隊已經與荷航協商決定研制這種飛機。
或許有朋友想說馬斯克是個極具創意的人,他常常有特立獨行的想法,卻又具有現實可行性,實際上它的每一種商業創意都是怎么做的,比如把原先的燃油汽車改成大家都不看好的電力驅動,從而做成了特斯拉電動汽車;把磁懸浮列車放進管道里跑,匪夷所思的想法促成了超級高鐵;把人人都認為不能回收重復使用的火箭做成了可回收復用,又有了獵鷹九號;無視前蘇聯N1火箭因大量并聯發動機而失敗的教訓而打造出星艦,如此等等,無不是標新立異并取得了成功的。看上去他的做法是離經叛道,但實際卻是超前思維!那么他在圖中所用的這種“怪飛機”將來也能變成現實嗎?來評論說說您的看法吧!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