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聚焦 > 熱聞 >

票決“實事”,讓民生更具“民聲”-世界熱訊

2023-06-28 21:06:25 來源:中安在線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6月26日,在蚌山區(qū)黃莊街道第一屆議事代表會的首次會議上,40名街道議事代表通過投票選出了今年街道要辦的五個民生實事項目,真正將“民生清單”轉(zhuǎn)化為“幸福賬單”。

民生實事包羅萬象,涉及方方面面。既涵蓋群眾牽腸掛肚的民生大事,又包含群眾切身有感的關(guān)鍵小事,在有限的人力和精力下,如何抓準民生關(guān)鍵處,增強群眾獲得感,這考驗著地方黨委、政府的智慧和擔當。

民生實事的決定,要多問需于民。為民服務(wù),需要一張藍圖干到底,民生事項能不能進入藍圖,這對這些民生事項的落地落實,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各地在民生實事的確定上,就要多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在廣泛征集民意的基礎(chǔ)上,根據(jù)絕大多數(shù)群眾的意愿,制訂“民生清單”,努力將“民生清單”轉(zhuǎn)化為“幸福賬單”,讓它成為群眾對未來一年美好生活新期盼的最集中反映。

把民生實事的決定權(quán)交給群眾。民生實事項目作為改善民生、提升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的民心工程,既不能由幾個領(lǐng)導干部坐在辦公室“拍腦袋”決策,也不能只是聽一部分人說,而是要強化制度建設(shè),確保每一個民生項目,都是大多數(shù)群眾意愿的最真實反映。地方黨委、政府轉(zhuǎn)變觀念,創(chuàng)新方式,讓群眾推薦出來的議事代表們以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選出本年度的民生實事項目,這對把群眾最關(guān)心、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優(yōu)先解決,無疑是大有益處的。

長期以來,民生項目的決定權(quán),往往集中在政府部門。實事求是地說,絕大多數(shù)民生項目也確實解決了老百姓最急、最盼、最想的事,這毋庸置疑。但我們也看到,在一些地方,一些民生項目的確定,卻顯得不接地氣,不能契合大多數(shù)群眾的意愿。變政府“配餐”為群眾“點餐”,把決定權(quán)交給群眾,實現(xiàn)了群眾需求和政府行動的精準對接,真正把群眾“盼的事”變成政府“干的事”。

民生實事這四個字看似老生常談,實則重如千鈞,實事能否辦得實、辦到群眾的心坎上,考驗著政府精細化治理的水平。把民生實事的決定權(quán)交給群眾,讓群眾投票選出基層政府最需要辦好的民生實事項目,這確實是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