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我愛紅燒肉
到現在都還記得,小的時候,爸爸在送我去上幼兒園的路上,會途徑一家很有名的牛肉面館。
(資料圖)
那家牛肉面館的生意很好,店里人多得總是坐不下,很多顧客都會拎著店里多余的長腳凳到店外,把凳子當桌子用,然后蹲坐在一個更矮一點的小馬扎上,呼哧呼哧地吸溜著面條、米粉,再配點面窩、油條。
對那時的我爸來說,牛肉面并不是每天都能吃到的,即使他很愛吃。
或許是某個發了薪水的日子,又或許是口袋里零零散散剩了點沒用完的生活費,在他能去吃牛肉面的時候,他總是很開心。
他會把我放在店門口那些早就擺好了的小馬扎上坐好,然后去拎一個大板凳來放在我面前,叮囑我占好座位后就去買面。
等他端著一碗面回來的時候,運氣好的話他能再找到一個小馬扎,和我一起坐下,運氣不好就只能我站起來,換我爸坐。
那會兒還不流行一次性碗,牛肉面都是用店家自己的碗裝的,看起來很大一海碗,碗里的面多得像吃不完。
我爸總是小心翼翼地捧著那碗滾燙的面,深怕灑一滴湯汁出來。在高凳上放穩后,他一邊吹開熱氣一邊攪拌著湯面,接著把里面的牛肉夾滿滿一筷子,遞到我嘴邊,等我一張嘴就全塞進我嘴里。
家里條件一般,他總怕我營養不夠。
我什么也不懂,喂給我我就吃,所以我總是很費力地咀嚼著滿口牛肉,貪婪地品嘗著牛肉的鮮香,吃完了還會圍著爸爸,緊盯著爸爸的那碗面,隨時等候下一筷子的美味。
其實我每天都是在家吃完早餐再去上幼兒園的。
但我爸的理解,是只要他筷子伸過來我張嘴了,就是還能吃。
于是,從一開始的吃幾口肉就能行。
逐漸長大到還需要吃一、兩筷子面。
再到后來幾乎能分走爸爸小半碗面的食量。
我爸一邊贊嘆我能吃,一邊開始買面窩油條搭配著吃,他的工作很需要體力,所以不吃飽是不行的。
再后來,我上小學了,一年級二年級早餐必須在學校吃。上到三年級四年級的時候,我已經能獨自吃掉一整碗面了。
那時媽媽也開始工作,家里條件好了一點。于是我和爸爸偶爾會在周末休息的時候,出去吃碗牛肉面。我們把這個活動叫作 " 出去瀟灑瀟灑 "。
兩碗牛肉面,我爸也會把自己的牛肉往我碗里夾,好在我開始懂事了,不肯要,威脅他 " 你不吃我也不吃 ",這才作罷。
我和爸爸一人一碗面地吃了很長一段時間,到了初中高中,我的食量變得更大了,一碗面根本不夠吃,還得搭配包子油條。
而我爸也陪著我吃,我倆比賽著吃,從他單方面碾壓到我倆平分秋色,再到我更勝一籌似乎沒過多久。那時我和我爸都沉浸在 " 我現在比我爸吃得還多 " 的莫名驕傲的狀態里。
讀了大學,開始工作、掙錢。
經濟獨立后,想再去吃點小時候沒吃夠的好吃的,卻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好多東西都沒有了,很多店鋪不是拆遷了,就是換了師傅,換了配方,換了手藝,換了食材,很多吃的都不是原來那個味兒。
等我在一個犄角旮旯的地方找到一家很棒的牛肉面館時,我非常興奮地帶我爸去了一趟。
我已經沒有高中那么能吃了,所以我和我爸各點了一份牛肉面,一份五個的小面窩。
我把我碗里的牛肉夾了幾片到我爸碗里,我爸立刻擋住自己的碗:" 說好的啊,各人吃各人的。"
但后來,他還是把碗里的牛肉夾了一些給我。
他說他吃了會塞牙,人上了年紀,牙齒也不好,嚼不爛帶筋的部分。
他說他就吃面也挺好的,現在也不像以前,把牛肉當個稀罕物。
那一瞬間,我忽然就覺得,和從前一樣好吃的牛肉面館多找找就能找到,但從前的人和那段時光,怎么努力尋找都再也找不回來了。
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察覺到我爸在逐漸老去。
從吃牛肉塞牙縫,嚼不爛牛筋,到吃一碗面就飽,再吃不下別的小吃,再到吃一碗面也會覺得有負擔,怕消化不了不舒服。
明明是同樣的幾十年光陰,為什么我覺得成長的速度追不上父母老去的速度呢?
" 啊 —— 張嘴,真乖,再來一口~"
" 呀,你現在能吃這么多了呀!真厲害!"
" 你現在吃的都快趕上爸爸了呢!"
" 你不吃了吧?那剩下的爸爸吃了。"
" 爸爸吃這些夠了,其余的你都吃了吧。"
" 你現在吃的比爸爸還多!"
" 這肉廢牙,我吃不了。"
" 面太占肚子了,我吃米粉。"
" 我只要小份的就行,太多吃不完就浪費了。"
" 我吃不吃都行,對付兩口得了。"
" …… "
小時候看七龍珠,比克大魔王擁有無敵戰力,我一直很好奇,這么厲害的人為何會那樣渴望集齊七龍珠,得到七龍珠后,會想實現什么愿望呢?
后來,他向神龍許愿,希望自己重返青春。
那時我還不解,青春有何寶貴,能讓無敵之人這般向往。
現在終于懂了。
來源:知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