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新朋友,請點擊上方的藍色字 關注 “高科技愛好者”,保證不會讓你失望的.
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發布的“2022年中國連鎖TOP100”顯示,前十名中以超市業態為主打的企業占據7席。盒馬鮮生時隔兩年重回榜單,并首次躋身前十,以610億元的銷售額、300家門店排在第八位;僅次于沃爾瑪中國、永輝超市、康成投資(大潤發)、物美集團、華潤萬家,排在超市業態第六位。
(資料圖片)
值得一提的是,盒馬的單店平均銷售額達到億元,處于行業高位。在連鎖TOP10中,這一成績排名第三,僅次于王府井集團(億元)和沃爾瑪中國(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上海盒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次年1月份在上海金橋開出首店,是阿里探索新零售的標桿,旗下擁有盒馬鮮生、盒馬X會員店、盒馬奧萊、盒馬鄰里等業態。
最開始的時候,盒馬門店以盒馬鮮生為主,銷售鮮活水產和新鮮蔬果,比如帝王蟹、波士頓龍蝦。通過大數據支撐數字化平臺,提供物流履約、流程優化、商品推薦等智能服務,打通線上線下渠道,將“生鮮超市+餐飲+電商+物流”融為一體。既可以在門店購物、堂食,也可以選擇手機應用下單,30分鐘內配送上門,成功吸引一大批注重生活品質、價格不敏感的中高端消費者,
2016年,盒馬就在上海開出6家門店,同年馬云在“云棲大會”上提出未來30年社會發展的5個新趨勢,并重點講了“新零售”——“未來的十年、二十年,沒有電子商務這一說,只有新零售”。
一時間,“新零售”成為風口,永輝超市成立了永輝云創,推出超級物種、永輝生活、永輝到家等新零售業務,全面對標阿里。除此之外,還涌現出蘇寧的蘇鮮生、美團的小象生鮮、京東的7FRESH等新零售業態,步步高、新華都、人人樂等傳統連鎖超市們紛紛提出要轉型。
盒馬也加快發展步伐,2017年2月24日寧波甬江店正式營業,開始向省外擴張;6月9日,北京首店(十里堡店)試營業;9月28日,在上海、北京、深圳、杭州、貴陽五大城市的10家門店同時開業。次年4月28日,又在廣州、北京、上海、杭州等10個城市一口氣開了10家門店。
短短三年時間,盒馬在全國已有149家門店,年銷售額同比增300%至140億元,排在《2018年中國連鎖TOP100》第47位。2019年,門店總數進一步增加至250家,銷售額同比增長%至400億元,超過銀泰商業、王府井集團、屈臣氏中國等老牌零售企業,排在《2019年中國連鎖TOP100》第15位;單店銷售額達到億元,同期沃爾瑪中國的單店年銷售額為億元。
不過在快速擴張的同時,虧損也在增加。相較于每日優鮮、叮咚買菜主打的前置倉模式,盒馬鮮生店倉一體模式雖然節約了人員和場地使用成本,但仍然逃不過高損耗的難題,再加上線下門店營業成本過重,僅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便虧損了約30億元(據相關人士測算)。
2021年12月,盒馬從阿里集團的事業群調整為一家獨立的公司,開始自負盈虧。在“斷奶”的情況下,創始人兼CEO侯毅提出要暫時勒緊褲腰帶,對公司進行大刀闊斧的調整:淘汰早餐業態盒小馬、餐飲小業態盒馬F2、靠近社區的盒馬菜市,暫停盒馬MINI、盒馬小站等業態,重點發展“3+1”(盒馬鮮生、盒馬X會員店、盒馬鄰里和盒馬奧萊);提升商品力、供應鏈等內容,解決運營帶來的采購成本、運營成本問題。
經過一年的降本增效及有序發展,盒馬已形成清晰的商業模式和較為明確的盈利前景。去年主力業態盒馬鮮生門店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25%,首次實現盈利;X會員店增長超過247%;奧萊和鄰里業務的增速高達555%。自有品牌銷售占比超過35%,領先Costco(開市客)的25%和沃爾瑪山姆會員店的30%。
今年5月18日,阿里集團宣布盒馬將在未來6到12個月內完成上市,很可能跑在阿里云、菜鳥的前面,率先打響阿里分拆后獨立上市的第一槍。正如侯毅所言:“盒馬走向資本,我們是需要的,因為未來的發展我們還是需要資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