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資料圖)
今年以來,隨著旅游行業整體復蘇,越來越多嶄新的變化隨之出現。在此背景下,為適應市場變化,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推出新的產品,打造新的項目。日前,上市公司西域旅游在業績說明會上就再次提出了新項目——無人駕駛航空器的打造。據該公司相關人員介紹,推出該項目的主要原因是為了豐富旅游產品供給,促進文旅融合,未來5年內將與疆內著名景區洽談合作,持續豐富公司業態。
聞旅查閱往期年報發現,目前的西域旅游經營現狀并非很良好,上市近三年來業績表現較差,還面臨著收入結構單一等問題,因此打造上述項目或也是為了尋求業績上新的增長曲線。而從其合作方億航智能此前公開的消息來看,雖已宣稱與國內多家景區合作,但目前尚無大規模落地的項目。也就是說,西域旅游的此次嘗試仍屬國內首批。從無人駕駛航空器前期打造、后期成本、安全性以及政策限制等多方面來看,在景區引入或許并非易事。
布局低空經濟,西域旅游計劃在旗下景區引入新項目近日,在線上召開的業績說明會上,“新疆旅游第一股”西域旅游再度提到了其于今年推出的新業態——無人駕駛航空器項目。
據了解,該項目為西域旅游于3月17日正式提出。在當日發布的公告中,西域旅游表示,根據戰略發展需要,公司擬與億航智能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共同出資設立無人駕駛航空器運營的合資公司(暫定名西域通航)。未來5年內,西域通航將運營數量不低于120架EH216-S或同類載人級自動駕駛飛行器。
對于開展新項目的原因,西域旅游在公告中表示,目的在于依托公司目前已運營的天山天池等景區及現有景區品牌影響力和示范帶動性,開展低空游覽項目,開辟空中游天山天池的新視角和新思路,并擬以此為平臺進而輻射全疆,開創低空旅游新業態,進一步提升天池旅游產品的影響力、知名度以及品牌價值,從而帶動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和產業升級。
不過話雖說的好聽,但從西域旅游近兩年的運營情況來看,或許還與尋求業績上的第二增長曲線有關。隨著后疫情時代游客需求的多樣,多元化的發展也成為多數景區類企業需要思考的問題。
資料顯示,西域旅游前身為成立于2001年的新疆天山天池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旅游資源的開發運營,包括旅游客運、高山索道觀光、游船觀光、溫泉娛樂、旅行社業務等。2020年8月,西域旅游正式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成為新疆第一家旅游類上市公司。
上市首年,西域旅游便遭遇了疫情的沖擊。年報數據顯示,2020年~2022年的三年間,西域旅游分別實現凈利潤-4325.66萬元、2695.1萬元和-930.11 萬元,分別同比增長-158.81%、162.3%和-134.51%。
而從業務結構來看,雖擁有上述眾多的業務,但其營收的大部分來源仍依靠景區內的交通業務。以2022年的收入構成來看,占營收比重較大的三項分別為旅游客運業務、索道運輸業務和游船業務,分別占當年營收的61.69%、18.54%和11.83%。再往前來看,情況也與2022年并無什么區別。
另據公開數據顯示,近三年在天山天池景區開展的旅游客運(區間車)業務的收入約占西域旅游總收入的60%-64%。也就是說,西域旅游的收入來源高度集中于天山天池景區的運營。但從天山天池景區的開發來看,該景區早在2003年就已經投資開發并運營至今,繼續拓展的地理空間已經非常有限。
因此,要想繼續拓展自身盈利空間,西域旅游就必須要接觸新的業態,打造新的業務。而在近兩年來的年報中,西域旅游也正在不斷的提出多元發展。如在2022年年報中,該公司就提出,結合國內旅游消費需求升級和多元化、個性化、品質化、高端化的轉變趨勢,公司將立足于天山天池世界遺產地,深挖景區人文、民俗資源、促進文旅融合,提升景區形象和旅客滿意度,實現高質量發展目標。繼續以道路旅客運輸經營為主導,高山索道、游船和溫泉酒店經營為支撐,以現有經營格局為基礎,推進數字化、科技化為業務的發展方向?;蛟S也正是因此,才有了此次無人駕駛飛行器的嘗試。
億航智能尚未通過適航任證,無人駕駛航空器運用在國內尚處探索階段從各個層面來看,無人駕駛航空器飛入景區都并非易事。首先從此次西域旅游的合作方億航智能來看,該公司是一家全球領先的智能自動駕駛飛行器科技企業,致力于讓每個人都享受到安全、自動、環保的空中交通。從業務層面來看,億航智能為全球多個行業領域提供各種自動駕駛飛行器產品和解決方案,覆蓋空中交通(包括載人交通和物流運輸),智慧城市管理和空中媒體等應用領域。
來源官網截圖
查閱相關公開資料可以發現,雖億航智能的無人飛行器技術較為先進,但目前在國內卻并沒有商用案例,景區采購也并不多見。具體來看,2022年6月,億航智能與天行健簽訂了5架EH216自動駕駛飛行器的采購協議,計劃在吉首市矮寨奇觀旅游區開發低空游覽項目。2023年6月,在一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該公司CEO胡華智表示,鳳山三門海4A景區采購了6架EH216-S飛機,并在今年一季度已經交付。
究其原因,皆因EH216-S尚未通過適航審定。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只有經過中國民航局頒發適航證的飛機才能作為合格航空器投入國內使用。從現有資質審核來看,受限于行業未形成足夠規模以及全球航空業監管機構對航空器安全適航審定的高門檻等原因,加之eVTOL低空載人飛行器產品在電動化、旋翼結構等方面與傳統客機的差異,因此目前全球無人駕駛航空器的適航審定都是空白,還沒有明確的標準和規則。
之于億航智能來看,億航EH216-S型無人駕駛航空器于去年正式申請適航審查。2022年2月,中國民航局已經正式發布《億航EH216-S型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專用條件》,既為EH216-S型載人級自動駕駛飛行器的合規性和安全性提供依據,也為行業缺乏標準的困局打開突破口,在全球范圍內尚屬首例。而在前不久的一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億航智能CEO胡華智透露,目前EH216-S的適航審定進入尾聲,處于符合性試驗階段,其符合性試驗也已完成超過90%。
也就是說,目前的億航EH216-S雖已售出,但卻并不具備飛行的資格。此前億航智能也曾公開表示,目前EH216-S產品的國內訂單儲備已超過100架,這些訂單大部分以型號合格認證為前提,預計將在取證后一至三年內陸續交付。
在此次西域旅游的公告中,對適航證一事也有所解釋。公告中稱,億航智能發揮自身的技術優勢、產品優勢,承諾如期取得EH216-S適航證,并協助西域旅游做好市場推廣和技術支持工作;億航智能確保西域通航在EH216-S適航證頒發后六個月內取得通用航空相關經營許可證照。
除此之外,安全問題也是景區引進無人駕駛航空器項目所不得不考慮的問題。有業者曾在接受相關媒體采訪時表示,無人駕駛航空器載人要求的自動化程度更高,是全新領域,起碼要達到民航客機的安全水準或與之相似的安全性能數量級,才能保障實際飛控可靠。目前的載人無人駕駛航空器有很多隱憂,如大部分機型研發時間尚短、運營經驗更加不足,“甚至不少企業尚在驗證縮比機型,其原型機還未首飛”。再者,無人駕駛航空器出現緊急情況時,用于調控航空器的系統智能化水平也還不夠高。
高成本、高單價,投入短時間內景區或難回本再來看景區層面,事實上,隨著近年來國家相關政策支持,低空旅游在國內早就有過一輪供給上的井噴期,只是相對此次西域旅游提到的無人駕駛飛行器,此前的低空旅游更偏向于人為操控。
據呼倫貝爾航空體育運動協會會長于清海解讀稱,隨著近年來國家對群眾性低空運動及娛樂體驗項目支持力度的不斷加大,目前國內已有較多的景區景點開展了低空飛行項目,行業發展整體較好,未來前景也較為廣闊。
不過相比于其它市場來看,經過多年發展的國內低空旅游市場仍是個小眾市場。究其原因,引入難、高投入、高成本以及高單價或是其難以大規模吸引游客的原因之一。
據于青海介紹,對于景區來說,引入低空旅游項目必須要在海拔、場地、氣象以及目視飛行凈空條件上符合標準。此外項目的開展還受限于所在地政府部門的認知、政策、環保等情況,建設規范有效的后勤保障,救援、醫療配備等基礎設施對于安全開展低空飛行項目來說也至關重要。
再來看財務成本,從前期投入來看,包括航空器的購買以及保養;從后期運營來看,則包含了飛行員和地勤保障等人員成本、場地成本、運營周期攤銷費用等。以此次西域旅游采購的EH216-S為例。據中國政府采購網上公開的信息顯示,其子公司西域通航擬根據運營需要,分批次采購10架 EH216-S 及相近系列載人級自動駕駛飛行器,擬采購的貨物或服務的預算金額為2160萬元。按照未來5年內運營數量不低于120架來看,只是在購買飛行器一項上,西域通航就要花費約2.5億左右,甚至還不算保養以及人員等成本。
游客單價方面,從目前對于低空旅游的認知來看,普遍認為其是一個偏向高奢的旅游產品。以疫情前的2019年為例,據相關數據顯示,當時國內的低空旅游產品根據類型的不同,銷售價格也從人均200-300元/人到人均1000-2000多元不等。
另外,盈利的不確定性或也是原因之一。據于青海表示,低空飛行項目是否能夠盈利,主要受當地旅游開展情況、客源結構、消費能力等多方面影響。“而據我了解,國內多數景區低空飛行項目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火爆,只有在特定位置,游客恰好由此需求的少數景點才爆發出了巨大的經濟流量?!?/p>
從西域旅游所處的新疆地區來看,新疆地域遼闊、地貌豐富,景區面積大,非常適合發展低空航空旅游。但其旅游卻存在著明顯的淡旺季特征,旅游項目的開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受此影響。這點從西域旅游的2022年年報中也可以看出端倪。西域旅游曾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每年5-10月是新疆旅游旺季,其中三季度是旅游旺季高峰時段。年報顯示,其2022年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010.57萬元,占全年營收的68.54%。
另外無人駕駛航空器的開展也受到天氣的影響限制。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教授、中國首位萊特兄弟獎章獲得者張揚軍此前曾分析稱,無人駕駛航空器所在的低空區域氣象條件復雜,尤其是低空風切變等,嚴重影響飛行安全性。目前的智能無人駕駛還主要適用于良好氣象條件下的非高密度飛行,暫時無法做到大量無人駕駛航空器全天候高密度飛行。
因此,在高成本、高單價以及淡旺季等因素影響下,西域旅游此次打造的無人駕駛航空器項目能否如愿撐起其新收益曲線,又能否走的更遠,走進更多疆內著名景區,目前看來需要邁過的“坎兒”還非常多,需要更多時間來驗證,聞旅也會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