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章振邦(1918—2019),安徽合肥人,自幼受家庭環境和父親的影響,在英語學習上勤勉刻苦,早早形成了對英語語法的初步認知。隨后,他在西北大學、武漢大學求學,師從朱光潛、方重等老一輩教育家,在學習期間養成了扎實的文學素養和深厚的語言功底,畢業后先后在武漢大學、安徽大學、安徽師范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等高校從事教學研究工作。章振邦長期關注和參與英語教學改革,在上海外國語學院(現上海外國語大學)籌建英語學科期間,重視學生英語基本功的訓練,提出了英語教學“聽說領先法”。他還結合我國英語教學實際,以系統功能語法體系為參照,提出了切合我國實際的新英語教學語法體系,并在此基礎上主編和出版了《新編英語語法》系列叢書。這讓中國幾代英語學習者從中受益,培養和激發了他們的語法意識和英語思維能力。
外語教育思想
倡導“聽說領先法”。章振邦“聽說領先法”的核心思想是“聽說領先,讀寫跟上”,讓學生聽得懂,講得出,在教學實踐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并在全國多地推廣,對我國英語教學法改革起了積極作用。他認為,國內學習者英語聽說的機會都太少,英語聽說能力成了英語學習的薄弱環節,加強英語聽說能力,再怎么強調都不過分。同時,章振邦強調,學習者一定要處理好“聽說”和“讀寫”之間的關系,讓二者之間形成相互促進關系——聽說能力的提升能帶動讀寫能力的提高,反之,讀寫能力的提高也會促進聽說能力的提升。教師和學習者要動態處理好二者的關系。不同年級學生的訓練重點也應該有所不同,一二年級應該以聽說訓練為主,帶動讀寫能力;三四年級應以讀寫能力訓練為主,促進聽說能力。他還強調,教學過程中既要側重點清晰明了,也要聽說讀寫譯兼顧,并根據教學對象和教學階段的不同情況及時進行調整。當英國的“交際教學法”剛引入中國時,一些人只重視真實語言環境下的交際能力和口語能力的培養,輕視語法,把交際能力的培養和語言結構的訓練對立起來,一度只要談到“交際法”,就否認語法教學的必要性。章振邦認為,外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交際能力,不能過度強調語言結構訓練,在基礎學習階段,英語聽說訓練、語言結構訓練和交際能力訓練都十分重要,交際教學法必須建立在一定的外語基本功基礎上。
重視外語教學改革、語法研究和人才培養。章振邦重視新中國的外語教學改革和外語語法研究,認為外語教學和外語語法研究是不可分割的有機統一體。他認為,在外語教學中,不精通語法現象,就不能把知識講透。章振邦在上海外國語大學工作近四十載,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更新教材,注重語言結構訓練與交際教學法的融合,使我國外語教學蓬勃發展,影響了幾代外語學人。他還積極推動跨院校科研合作,持續實施外語教育實踐和改革,提攜后生,為國家培養了大量基礎扎實的高端外語人才。1987年退休之后,他還一直關心我國外語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問題,指出高等院校應注重培養專業外語人才以適應未來不同崗位需求,應將專業外語學習和普通外語學習加以區分、學以致用。針對當代青年教師在實際工作中是要側重教學還是側重科研的問題,章振邦認為科研工作和教學不能脫離,否則就是脫離實際,科研一定要為教學服務,科研成果一定要用到教學當中去。
語法教學體系
章振邦畢其一生從事英語語法教學,他在教學研究過程中發現我國英語語法教學體系亟須更新,如沿用英國傳統語法體系,語法教材復雜落后,具有明顯的缺陷。為此,他秉承尊重傳統、努力創新、兼收并蓄、洋為中用等原則,與張月祥等老一輩教師認真研讀包括英國語言學家Leech和Quirk的《當代英語語法》在內的國外語言學著作,結合國際語法研究的新進展和我國英語教學的具體實際,積極改革傳統英語語法教學體系,提出了以層次分析法為核心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新語法教學體系。該體系以句法為主干,以句法帶詞法,由詞法再到句法,再由句法到章法,實現了從傳統的規定語法到描寫語法的轉向,建立了符合我國國情的英語教學語法的理論體系。該體系根據層次分析法對英語詞類的劃分作了適當調整,確立了“限定詞”類別,從而區分了名詞性短語中限定詞和形容詞的不同作用,同時對英語動詞進行了分類,分為主動詞和助動詞,后又豐富了助動詞的內涵,進一步厘清了語法與詞匯、語法與詞調、語法與語篇之間的關系,提高了語法教學的適用性,使我國英語語法研究實現了突破。這一成果進入了教材,惠澤了廣大學習者。
章振邦教學語法體系在全國引起了極大反響,學者們對新的語法概念和涉及的具體語法問題進行了廣泛研討,有力地促進了英語語言研究的繁榮發展。40多年來,章振邦主編的《新編英語語法》《新編英語語法概要》《新編中學英語語法》《通用英語語法》等英語語法專著或教材先后出版。其中,《新編英語語法》教程多次改版,迄今已累計印刷300多萬冊,3次入選國家級規劃教材,對中國英語教學改革產生了重大影響,為英語教學語法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章振邦一生淡泊名利,治學嚴謹,師德高尚,將自己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英語教學改革研究和語法研究上,為我國外語教育研究及英語語言研究作出了重大貢獻,其創立的新編英語語法體系,奠定了我國英語語法教育的基礎。在一次接受媒體采訪中談到自己的學術成就時,章振邦十分謙虛,認為自己沒什么特別之處,只不過是一直保持做學問的“三心”,即事業心、責任心和恒心。
章振邦一生致力于外語語法研究、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創立了適合中國人的一套英語教育思想和教學語法體系,為眾多英語學習者提高語言能力和增強語法意識起到了極大的幫助作用,為我國外語語言研究和教學改革事業作出了貢獻,其教育思想和語法教學體系對當下仍有重要意義。
(作者單位:常州大學懷德學院/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