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法制 >

云天化集團在“綠水青山論壇·滇池大會” 作主旨演講 為“中國式現代化與綠色發展”貢獻云天化經驗

2023-06-21 20:25:27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6月16日,在昆明舉行的“綠水青山論壇·滇池大會”上,云天化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文學以“以綠色發展 致美好生活 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綠色產業集團”為主題作主旨演講。


(資料圖片)

張文學指出,云天化自“十三五”以來,聚焦“肥料及現代農業、玻纖及復合材料、精細化工及新材料”三大主業,秉持“以綠色發展、致美好生活”的價值追求,提出“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綠色產業集團”的企業愿景,把新發展理念融入生產經營、產業升級、發展轉型全過程,圍繞“綠色原料、綠色制造、綠色產品、綠色治理”,通過創新實踐“加減乘除”綠色發展模式,走創新發展、內涵發展、綠色發展的道路,推進全生命周期的綠色管理。

資源擴容增值“做加法”。通過“資源挖潛擴容”和“采后復墾增值”雙輪驅動,推動“綠色礦山”顏值與價值雙贏。

一是在資源高效利用上,通過新技術、新工藝開發,推動用礦品位逐年降低,帶動磷礦可用量大幅增加,累計可盤活云天化中低品位磷礦4.23億噸,帶動盤活云南省中低品位磷礦17.16億噸,大幅提高了資源利用價值。二是在采后復墾增值上,按照“復墾速度大于開采速度”原則,實施采礦復墾一體化工程,累計投入超過13億元,建成國家級綠色礦山7座,復墾植被超過5萬畝,可復墾植被率大于95%,復墾后,建設花卉基地1000畝,遠期可實現年均產值約1億元。

生產減碳降耗“做減法”。推動全程低碳、低耗、低污染生產制造,挖掘“綠色工廠”新潛力,打造競爭新優勢。

一是源頭抓好綠色原料。推動設立綠色原料采購指標系統、原料及產品物質識別分析系統,從源頭做好控制。二是穩步提升過程降耗管理。其中化肥、玻纖、聚甲醛等產品的能源消耗、成本費用和各項環保指標均處于同行業領先水平。黃磷、磷酸一銨/二銨等產品連續多年榮獲“全國能效領跑者”稱號。2022年,云天化集團萬元產值能耗相比2012年下降9.05%,相當于節約32萬噸標準煤、減排84萬噸二氧化碳。三是以超低超凈排放為新標準,推動低碳發展。投入超過2億元,推動裝置煙氣脫白技改升級、完成主要氮肥企業廢水零排放等項目。目前,云天化共創建綠色工廠19個,實現了“用地集約化、消耗最低化、污染最小化、產出最大化、廢物資源化”發展目標,進一步夯實了綠色競爭新優勢。

產品標準輻射“做乘法”。通過“綠色產品”“綠色標準”體系,帶動產業鏈綠色高質量發展,實現乘數輻射效應。

一是通過“綠色產品”帶動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目前,云天化集團創建綠色產品109個,其中國家級73個。以肥料為例,云天化每年向市場提供1200萬噸化肥產品,服務全國5億畝耕地,持續推動肥料綠色轉型,推廣科學精準施肥技術,提高肥料利用率、減少面源污染、保障土壤健康,致力解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用肥同保護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二是在綠色標準輻射上,牽頭或參與制定工信部等發布的行業標準5項以上。三是通過科技小院帶動農業種植技術的推廣與革新。云天化與中國農業大學在全國共創建34個科技小院,培育“三農”隊伍高效綠色生產,幫助農戶。

生態修復源頭“做除法”。發揮高標準設施農業杠桿效應,從源頭根除面源污染,破解農業發展與環境治理難題。

云天化主動融入區域生態文明建設,探索可復制、可示范、可推廣的生態修復新途徑、新模式。一是通過設施農業推動滇池治理。云天化千畝級高標準智能設施農業“云花”產業示范園,通過水肥循環利用、基質栽培、智能控制等現代化手段,成為綠色復墾到產業復墾的典型案例,助力破解滇池流域傳統農業生產和生態保護的難題,為滇池面源污染治理提供了示范。二是探索綠色生態修復新模式。拓展磷石膏綜合利用產業鏈、產品群,深入開展礦坑生態修復實踐,已實施的云龍礦坑生態修復項目成為全國磷石膏用于生態修復的典型。積極參與高原湖泊內源污染治理,聚焦磷石膏與湖泊湖底腐殖質協同處置資源化研究與示范,推動土壤改良、植被恢復、水土保持、固廢資源化綜合利用,實現湖泊內源污染、土地石漠化“雙治理”“雙修復”。

張文學表示,兩山理念引領著云天化的綠色高質量發展,云天化人是兩山理念的參與者、踐行者、貢獻者、受益者。在高質量發展新征程中,云天化集團將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重要遵循,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奮力把云天化建設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綠美國企新典范。

在下午的三場分論壇中,云天化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劉和興就“綠色高質量發展的云南樣板”主題進行分享,講述了踐行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的云天化故事。

本屆“綠水青山論壇·滇池大會”還組織了“生態中國行”系列活動,多家媒體實地走訪云天化,了解“中國式現代化與綠色發展”的生動實踐和具體成效。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