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成本差異:用于核算企業各種材料的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之間的差異(通俗點說,就是預算和實際購買之間差異)企業只有在用計劃成本做賬時,才有可能會產生差異。
(資料圖)
2、按計劃成本做分錄時,“物料采購”代表實際成本,“原材料”代表計劃成本,“材料成本差異”代表超支或者節約。
3、下面舉個例,通過分錄來看材料成本差異,思路會清晰些。
4、例去市場買菜,出發預算(計劃)青菜5元,豬肉20元,實際買青菜4元 ,豬肉20元,請計算計劃成本和實際成本的差異:買到青菜時:借:物料采購——青菜 4(實際成本)物料采購——豬肉 20(實際成本)貸:庫存現金 242、物料采購按計劃成本金額結轉借:原材料——青菜 5原材料——豬肉 20貸:物料采購——青菜 5物料采購——豬肉 203、計算差異(青菜差異1元,豬肉無差異)借:物料采購——青菜 1貸:材料成本差異 1(節約記入貸方,超支記借方)所以 ,買青菜節約了1元拓展資料:材料成本差異賬戶用于核算企業各種材料的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的差異借方登記實際成本大于計劃成本的差異額(超支額)及發出材料應負擔的節約差異,以及調整庫存材料計劃成本時,調整減少的計劃成本。
5、貸方登記實際成本小于計劃成本的差異額(節約額)以及發出材料應負擔的超支差異,以及調整庫存材料計劃成本時,調整增加的計劃成本(節約用紅字,超支用藍字) 。
6、“材料成本差異”科目借方登記超支差異及發出材料應負擔的節約差異,貸方登記節約差異及發出材料應負擔的超支差異。
7、材料成本差異指材料的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間的差額。
8、實際成本大于計劃價格成本為超支;實際成本小于計劃價格成本為節約。
9、外購材料的材料成本差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材料采購業務的工作的質量。
10、計算公式:材料成本差異=實際成本-計劃成本差為正數,表示實際大了,叫"超支差"(記借方);差為負數,表示實際小了,叫"節約差"(記貸方).在發出材料時,先結轉的是計劃成本, 然后再調整為實際成本。
11、關于會計的有關問題我們就介紹到這里。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