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地市 >

安全生產應“時時放心不下”

2023-06-23 16:46:59 來源:湛江日報


(資料圖)

認真貫徹落實“人人講安全 個個會應急”安全月主題和“批發市場消防安全”整治工作,6月20日上午,赤坎區消防救援大隊舉辦消防安全大比武。(6月22日《湛江日報》)

今年6月是第22個全國“安全生產月”,主題是“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生命重于泰山,責任重于泰山。安全生產責任壓得實不實,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關系到社會和諧穩定。安全生產,應始終保持一種“時時放心不下”的緊張感、責任感。

筆者留意到,6月22日,湛江日報全新開設“安全生產”專欄,聚焦市內安全生產工作方方面面:教育系統節前進行防溺水“六不”宣傳教育,開展溺水隱患督察,抓好防學生欺凌工作和防電信詐騙行動;遂溪縣北坡鎮人大組織代表對轄區內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和責任單位進行食品安全專項督導;赤坎區消防救援大隊舉辦消防安全大比武,考驗海田片區各批發市場義務消防隊滅火器使用、消防服穿戴等技能;湛江霞海海事組織開展水上安全知識宣貫志愿服務活動,嚴厲打擊非法營運摩托艇……這些報道,一方面營造了人人關注安全生產的濃厚氛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安全生產就在我們身邊,每一位市民都不是“局外人”。

實踐告訴我們,始終把安全生產擺到重要位置,樹牢安全發展理念,嚴格落實安全整治各項責任措施,我們才能持續降低風險隱患,牢牢守住安全生產底線。抓生產安全如同滾石上山,是一場攻堅戰、持久戰。我們必須以更堅定的決心、更有力的舉措、更廣泛的動員,切實把安全生產工作抓嚴抓實。要根據不同的季節和地域特征,盯緊守牢重點行業領域,嚴格落實各方責任,讓“時時放心不下”成為一種常態。

結合今年安全生產月主題,我們要在“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上取得新突破。

“人人講安全”,就是要充分發揮群眾的監督作用。有這樣一個“海恩法則”——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海恩法則”提示我們,一方面,事故的發生是從量變到質變的結果;另一方面,再好的技術、再完善的制度,也無法取代人的警惕性和責任心。國內一些城市已經在開展“我是安全吹哨人”“查找身邊的隱患”等活動,廣泛動員全社會深度參與監督,形成人人有壓力、個個擔責任、事事講安全的“安全守護共同體”。尤其是充分運用新媒體宣傳教育,鼓勵群眾對問題“一報了之”、隱患“紙面整改”的情況進行監督舉報,確保真真正正地向隱患開刀、向短板發力、向問題亮劍。

“個個會應急”,是要切實提高市民群眾應急技能。要注重發揮家庭、學校、單位、社會多方育人優勢,借助各種演練、公開課、大家談、班組會等學習培訓活動,聚焦“零事故”目標,變“要我安全”為“我要安全”,讓每個人掌握安全知識和應急避險逃生技能。尤其是在“競標爭先、比學趕超”的當下,更應結合“個個會應急”的目標開展勞動競賽,將安全生產意識落實到每一道工序、每一個環節、每一處細節,“比學”在日常、“爭先”在競賽。

安全生產,人人都是主角。當好監督“吹哨員”、學好應急“必修課”,需要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