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調(diào)查 >

教師節(jié)快到了,送給老師最好的禮物其實是……|伴讀

2023-09-09 10:58:18 來源:中國教育報

本文選自|網(wǎng)絡


(資料圖片)

播音|武冰潔

視覺設計|王榮佳、樊薇

欄目主持|杜潤楠

開學季到了。

面對開學,學生、家長和老師的心中充滿期許的同時,還可能有一些忐忑。

家長: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能受到好的教育嗎?

老師:我要怎樣教育好每一位孩子?該怎樣得到家長的理解與支持?

那么家長與老師之間怎樣才能建立和諧的關系?

人們說真正美好的關系是相互支持的,那最美好的三角關系應該是:家長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

家長的支持和理解,其實是給老師最好的禮物了。

父母的態(tài)度影響著孩子的成長

或許很多人都被網(wǎng)上的一部泰國短片感動過,影響過。

小女孩平時一直陪媽媽在菜市場賣菜,由于隔壁鋪子的豆芽賣得好,小女孩問媽媽:“我們可以種來賣嗎?”

媽媽的回答是:“我們試試。”

由于缺乏種植的經(jīng)驗,在第一次試水后,豆芽全部枯死,但即使如此,媽媽仍然滿臉笑意地說:“沒關系,我們再試試。”

于是,媽媽找來了種植豆芽的書,按照書中的方法跟女兒再次嘗試,結果發(fā)現(xiàn)還是失敗了。

當她們積極研究問題、再次嘗試時,小女孩擔心地再問:“它會成功嗎?”

媽媽仍然是那句話:“我們試試!”

豆芽終于長了出來,母女倆興奮不已。更重要的是,這個小女孩長大后,獲得了獎學金,目前在做研究工作。

我們在看這個視頻的時候,都會感慨,對于孩子來說,父母的言傳身教何其重要。

如果這位媽媽有任何的不耐煩,或者她經(jīng)常對自己的人生感到?jīng)]有希望,那她可能從一開始連女兒種豆芽的提議都不會去滿足;

如果這位媽媽只是讓女兒自己去探索,也許這么小的孩子就可能因為經(jīng)受不起失敗而早早放棄這個實驗。

“我們試試。”多么平凡的一句話,但充滿了魔力。這四個字告訴孩子:我們要對未知保持希望,并為此勇于嘗試。

每個人自從降生后,父母的態(tài)度就一直在影響著成長。

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借由認識這個世界來認識自己的,而父母就是最初幫助我們認識這個世界的人。

對于學校教育也是一樣的,如果父母不尊重老師,孩子還會尊重老師、尊重學校的規(guī)則,共同成長嗎?

父母支持老師

就是支持自己的孩子

國外一位教育家曾分享過一個故事:

一位植物學家的兒子拿著一株不知名的小草請教老師,但老師不認識。

于是,老師和顏悅色地對他說:“你的父親是一位著名的植物學家,不妨去請教他,老師也想知道小草的秘密。”

第二天,孩子又來找老師:“爸爸說了,他也不知道小草的名稱。他還說,老師您一定知道,只是一時忘記了。”說完,孩子還順手把爸爸寫的一封信交給了老師。

第三天,老師打開信,上面詳細地寫明了小草的名稱和特性,最后還附著一句話:希望這個問題由老師回答,想必更為妥當。

這位家長的做法非常高明,他支持老師,幫助老師塑造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其實這也是支持自己的孩子。

家長和老師的關系從來都不是“丁是丁,卯是卯”,而是協(xié)力合作,因為兩者的目的是一致的,核心都是孩子。

有人說,家長和老師相遇,是一場愛與信任的邂逅。

老師和家長對孩子的愛,是一樣的;渴望孩子成才的心,是一樣的。老師或許是這個世界上除了家長之外,最愛孩子的人。

父母應該給予老師和孩子怎樣的支持

對待孩子

在平時的生活中,小心呵護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只有有了希望,才會有成長的目標,也才能在他的人生經(jīng)歷中再去學習后面的功課,而不是總是認為自己的未來什么都不可能。

跟孩子對話時,耐心一點,多問幾句“為什么”,也許你會得到與你預想完全不同的答案。

孩子的世界單純無比,別用我們成人的想法去“換位思考”。

如果可以,親自陪孩子去看看這個世界。

在這個看世界的過程中,我們允許孩子以他自己的眼光來看,而不急著說出自己的想法,也許他的視角會給你帶來無限的驚奇。

教會孩子尊重老師,一起參與進孩子學習的世界。

老師和父母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父母是孩子認識世界的第一步,而老師在孩子學習與成長過程中起到的教育作用必不可少。父母和老師都應該積極和孩子參與到學習的世界中,一起成長。

對待老師

充分理解、信任老師。

好的教育,必然是寬嚴相濟、獎懲分明的;好的老師,必然是管教同步、嚴慈同體的。老師是這個世界上唯一一個與孩子毫無血緣關系,卻時刻關注著孩子,想盡辦法幫助孩子的人。

這是為人師者最大的深情,無論如何,都是為孩子著想。

對孩子要求嚴厲的老師

要心懷感激

只有負責的老師才管學生。所以,對孩子要求嚴厲的老師,你不要心生敵意,反而要心懷感激。

因為,只有負責的老師才會頂著種種壓力,去苦口婆心地管教你的孩子。

處理問題要通情達理

如果孩子說了什么學校發(fā)生的事,讓家長很在意,可以首先選擇和老師溝通,弄清楚情況,而不是只聽孩子的一面之詞。

當孩子犯錯或落后時,總有些家長希望私下解決,這樣的做法是給老師出難題,在對待孩子的教育上,不僅老師要公平,家長也應該心中有“公平”的教育理念,當孩子在學校出問題的時候,能夠公平客觀地進行判斷,并配合學校對孩子進行教育。

最理想的教育,應該是三位一體的:家庭教育是根,學校教育是葉,社會教育是干。

只有老師認真負責,家長通情達理,學生勤勉努力,社會大度包容,才能推動教育大步前進。

家校配合了,才是教育成功的前提;關系和諧了,才是孩子幸福的源泉。

老師和家長之間應該搭建順暢的溝通渠道,為了孩子的將來一起努力,一起修行,一起成長。

孩子就像一棵向陽生長的小樹苗,家長、老師越配合,就越有利于孩子的茁壯成長。

請記住,老師和家長對孩子的愛是一樣的,互相信任,才能互相成就。

本文來源|綜合自育才家園、閑時花開等

責任編輯|王佳實

更多精彩資訊,請點擊下方圖片,下載中國教育報APP、中國教育報好老師APP吧

關鍵詞: